多些“事事关心”少点“事不关己”
2025-09-23 17:28:06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多些“事事关心”少点“事不关己”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代顾宪成的这副对联,道尽了中国人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对党员干部而言,“事事关心”不仅是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当前,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繁重任务,党员干部更需主动跳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懈怠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事事关心”融入工作日常,方能不负人民所托、时代所盼。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事事关心”是为民初心的生动注脚。郑板桥的诗句,道出了基层干部对百姓疾苦的牵挂。党员干部的“事事关心”,首先要落在群众的“柴米油盐、急难愁盼”上。社区里老人的养老就餐问题、村口孩子的上学通勤安全、企业车间的生产经营难题……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实则是群众心中的“大事”。然而,极个别基层干部,面对群众诉求时以“这不归我管”“等上面安排”搪塞,把“事不关己”当“免责金牌”,不仅凉了群众的心,更背离了党员干部的根本宗旨。从“跑腿书记”卓彦庆为村民代办小事,到“最美奋斗者”黄文秀扎根乡村解决民生难题,优秀党员干部的共同点,正是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心事”,用“事事关心”的行动,让为民初心落地生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事事关心”是破解难题的必然路径。汉代王充的这句古语,揭示了深入基层才能掌握实情的朴素道理。党员干部的“事事关心”,不能停留在“听汇报、看材料”的表面,而要主动走进“草野”,关心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改革发展的“堵点难点”。比如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是否符合实际?基层治理中,矛盾纠纷是否能及时化解?这些问题,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解决不了,唯有带着“事事关心”的态度,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才能摸清真实情况、找到破解之法。若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对苗头性问题视而不见,对潜在风险漠然处之,小问题终将酿成大隐患,不仅影响工作推进,更会损害发展大局。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事事关心”是作风建设的长效保障。孔子对“政”的阐释,点明了为官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党员干部的“事事关心”,本质上是一种主动担当的作风——不仅要关心自己分管的“一亩三分地”,更要关心全局、关心长远;不仅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多管闲事”。现实工作中,有的干部把“分工”当“分家”,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似“守规矩”,实则是“不作为”。作风过硬的干部,总会以“全局一盘棋”的意识,主动补位、积极作为,看到同事工作有疏漏时,及时提醒;发现群众需求有遗漏,主动对接。这种“事事关心”的自觉,不仅能凝聚工作合力,更能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让“事不关己”的懈怠作风无处立足。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需要新作为。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肩上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唯有摒弃“事不关己”的冷漠,涵养“事事关心”的热忱,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发展的急难险重扛在肩上,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高县嘉乐镇人民政府 郑雅琳)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事事关心”是为民初心的生动注脚。郑板桥的诗句,道出了基层干部对百姓疾苦的牵挂。党员干部的“事事关心”,首先要落在群众的“柴米油盐、急难愁盼”上。社区里老人的养老就餐问题、村口孩子的上学通勤安全、企业车间的生产经营难题……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实则是群众心中的“大事”。然而,极个别基层干部,面对群众诉求时以“这不归我管”“等上面安排”搪塞,把“事不关己”当“免责金牌”,不仅凉了群众的心,更背离了党员干部的根本宗旨。从“跑腿书记”卓彦庆为村民代办小事,到“最美奋斗者”黄文秀扎根乡村解决民生难题,优秀党员干部的共同点,正是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心事”,用“事事关心”的行动,让为民初心落地生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事事关心”是破解难题的必然路径。汉代王充的这句古语,揭示了深入基层才能掌握实情的朴素道理。党员干部的“事事关心”,不能停留在“听汇报、看材料”的表面,而要主动走进“草野”,关心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改革发展的“堵点难点”。比如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是否符合实际?基层治理中,矛盾纠纷是否能及时化解?这些问题,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解决不了,唯有带着“事事关心”的态度,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才能摸清真实情况、找到破解之法。若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对苗头性问题视而不见,对潜在风险漠然处之,小问题终将酿成大隐患,不仅影响工作推进,更会损害发展大局。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事事关心”是作风建设的长效保障。孔子对“政”的阐释,点明了为官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党员干部的“事事关心”,本质上是一种主动担当的作风——不仅要关心自己分管的“一亩三分地”,更要关心全局、关心长远;不仅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多管闲事”。现实工作中,有的干部把“分工”当“分家”,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似“守规矩”,实则是“不作为”。作风过硬的干部,总会以“全局一盘棋”的意识,主动补位、积极作为,看到同事工作有疏漏时,及时提醒;发现群众需求有遗漏,主动对接。这种“事事关心”的自觉,不仅能凝聚工作合力,更能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让“事不关己”的懈怠作风无处立足。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需要新作为。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肩上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唯有摒弃“事不关己”的冷漠,涵养“事事关心”的热忱,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发展的急难险重扛在肩上,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高县嘉乐镇人民政府 郑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