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康教授《<永乐大典·泸字>校补图注》读书分享会在泸州举行

2025-07-04 09:40:55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7月3日,“两卷钩沉传绝学·八年图注补天功”赵永康教授《〈永乐大典·泸字〉校补图注》读书分享会在泸州市泸顺起义纪念馆举行。活动由泸州市移民文化研究会主办,泸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泸州市图书馆、江阳区图书馆、泸州肥儿粉股份公司协办。泸州市社科联、市政协文史委等领导及30余位泸州本地文史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伊始,泸州市移民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泽治致辞。他表示,2025年获赠此书,惊叹耄耋教授耗时八年完成近七十万字巨著。该书站位高、难度大、选题准、内容丰,重视“校补”“图注”,对重塑地方文化自信、推动文旅融合等意义深远,堪称泸州发展“助推器”。

       随后,赵永康教授介绍著作主要内容与创作过程。他感谢为泸州历史文化研究贡献力量的人,强调城市文化研究要参照国内外标准,此书对泸州文化研究具有引领作用。他建议文化研究要科学规划,要重视政协资料的真实性,研究要立足全国全球,服务经济,严谨治学,此书可启发学生,师生应团结共促泸州文化发展。

 

       自由发言环节,专家学者争相发言。泸州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廖泳清热烈祝贺赵先生新作出版,称蓝勇“地产江阳谱,天生赵永康”是真言,自己了解泸州历史文化得益于先生赐教,2024年4月采访赵老师,听其讲述经历成果,顿感繁星闪烁、山河浮现,先生聪颖好学、师出名门、学术功底深厚,此书新作更是源头、系统、准确、实用,是泸州、四川乃至国家之幸。泸州一中原教务主任、高级教师蓝集明称自己是赵永康先生粉丝,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先生在泸州晚报的文章开始初步认知泸州文史,其后读其著述加深了解,认为先生是泸州地方历史文化发掘、守护、研究者,听过先生多场讲座后深感其学养深厚,《〈永乐大典·泸字〉校补图注》是长期沉淀成果,先生治学精神如王德宗诗中“儒家刚正气,佛子慈悲情”,令人钦佩。

       泸州市社科联副主席毛远飞表示,此次分享会真诚且收获大,向赵教授及其成果致以诚挚祝贺,这一成果期盼已久,是社科界多年心血汇聚,离不开社科界人士的关心与社科联的支持。此书出版虽在规划内,却也带来新的探索空间,未来市场评价可期。感谢各方助力,也呼吁更多力量支持研究,学习永康教授的精神,推动泸州文化研究发展。

       泸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江相麒讲话:今日共探文化理解与工作态度。文化对工作影响深远,如泸州发展需文化融合,选对文化方向很重要。现实中文化理论探讨少、交流易分歧。工作上,战略规划与文化紧密相关,战略融入文化是关键,教育等产业要善用文化优势。 

       泸州中实集团公司董事长、泸州市移民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陈善新总结,感谢嘉宾精彩发言与研讨,称赵永康教授新书是泸州地方文化研究里程碑和古籍保护典范,望携手挖掘泸州文化,传承中华文脉。

 

       会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陈善珍谈参会感受:“有幸参加赵永康教授《〈永乐大典·泸字〉校补图注》读书分享会,聆听了赵永康教授介绍写作缘起、过程、研究方法、学术意义等方面的介绍,也听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和评价,深感这是一次纯粹意义的读书分享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尤其是校补+图注+田野调查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对后学进行学术研究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领作用。”(陈其玉)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