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月 | 城市“净”颜加速焕新……
背街小巷里,青石板路经冲洗光洁如新,墙角杂物被彻底清除;主次干道上,分类垃圾桶排列齐整,路面干净无垢,连砖缝间的落叶都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城市环境焕然一新,整洁有序的新气象在每一处角落尽显。
改造背街小巷,擦亮市容“面子”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相较于主干道,背街小巷虽然人流量不大,却是离居民群众最近、最关乎日常出行的民生路。
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聚焦背街小巷顽疾痼疾,按照“横到边、
竖到底、无死角”原则,集中开展道路死角垃圾清理和人行道、路沿石、隔离栏、城市桥梁及市政设施大清洗等工作,科学调度环卫保洁车辆开展联合作业,确保车过地净、路见本色。
爱国卫生月期间,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共清理卫生死角810余处,整理背街小巷1162条,实现城市形象与居民幸福感“双提升”。
规范垃圾收运,扮靓洁净“里子”
“最近我们增加了果屑箱清掏次数,加密了垃圾清运频次,确保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减少垃圾停留时间和细菌滋生”,负责垃圾清运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爱卫新篇章,健康‘心’生活”的主题号召下,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针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的主要环节加强了管理。首先,针对街头巷尾收纳果皮、废纸屑的果皮箱进行了仔细排查,增加了果屑箱清掏频次,确保果屑箱垃圾无“爆箱”“满溢”现象;同时对破旧的果屑箱进行了及时维修和更换,并规范更换粘贴了果屑箱分类标识,做到桶身无污垢、标识清晰、无异味,无蚊蝇滋生地,通过抓好管理的“细枝末节”,解决城市的“细碎烦恼”。
除此之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建立了收运有序、处置规范的生活垃圾清运工作机制,结合往年垃圾清运数据与经验,摸排人流量密集、垃圾量激增点位,结合点位类型和清运难度,合理制定了生活垃圾收运时间和频次,实际垃圾日产日清,街面无生活垃圾堆积。
爱国卫生月期间,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整治街面垃圾桶(点)乱设437处,整治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卫生197次,清运农贸市场周边生活垃圾234吨,通过实际行动为市民营造干净、健康的生活环境,让“爱卫”理念融入城管日常工作。
加强公厕管护,织密卫生“安全网”
随着气温回暖,外出游玩的居民日益增多,公厕使用频率大幅度上升。为给市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围绕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目标,从细节入手,全方位提升直管公厕卫生质量,打造洁净、舒适的如厕环境。
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严格执行“定人、定岗、定时”保洁制度,按照“日常保洁+深度消杀”工作模式,加大直管公厕巡查整治力度,对于市民高频接触的蹲位、门把手、冲水阀、水龙头、洗手台等关键区域进行精细化清洁,确保无死角、无盲区。同时,实施“定时+随时”的消杀策略,在高峰时段增加保洁、消杀频次,确保公厕内部环境时刻保持“四净三无”的标准。
此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还对直管公厕设施展开了全面排查,针对水龙头、门锁、照明灯具等易损坏设施进行检修、更换,确保直管公厕设置设备功能完好,为市民营造干净舒适的如厕空间。
下一步,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将立足爱国卫生月,持续抓好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扩面、提质工作,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质量,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