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华区荆竹社区:以“合伙人联盟”破题基层治理 共绘社区治理新图景——记“联盟力量—社区合伙人招募暨共治联盟平台搭建项目”总结活动

2025-04-27 17:19:23来源: 浏览量:
          2025年4月23日,成都市成华区双水碾街道荆竹社区招商雍华府广场上,“友邻生活节”暨“联盟力量—社区合伙人招募暨共治联盟平台搭建项目”总结活动火热举行。活动现场,社区党委书记刘晓敏为13家“社区公益合伙人”授牌,居民们驻足观看项目成果展板,回顾一年来社区与合伙人携手推动的暖心服务与创新实践。这场活动不仅为项目画上圆满句号,更成为荆竹社区探索“多元共治”新模式的生动缩影。

     破局:从“资源孤岛”到“共治联盟”

     荆竹社区作为拥有4万余常住人口的城市社区,曾面临基层治理中资源分散、居民参与不足的难题。2024年7月,社区以成都市“五社联动”机制为指引,启动“联盟力量”项目,通过“网格联心、会议联席、志愿联做、项目联手、文化联谊、宜居环境联抓”的“六联工作法”,搭建“荆竹合伙人共治联盟”平台。项目以“招募社区合伙人”为核心,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商户、社会组织等资源,形成“治理+合伙人”特色模式。

 

 

 

 

      一年间,社区成功招募21家社区合伙人,涵盖教育机构、银行、养老机构、商户等多元主体。通过季度联席会议机制,合伙人共同策划实施公益项目,形成“资源清单”与“需求清单”精准对接。例如,成都银行驷马桥支行将反诈宣传融入社区活动,乐成口腔开设“小小牙医”职业体验课,宇森汽修店提供车辆保养公益服务,实现了“社区服务”与“商家发展”的双赢。

 

 

 

 

 

 

 

 

 

 

 

 

     创新:智慧赋能与多元场景激活

     项目的另一大亮点是“精准化服务”与“场景化治理”的结合。针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较多的现状,项目今年增加10户重点关爱家庭安装智慧关爱系统(目前总计已有40户),通过烟雾探测、活动预警等功能,构建“智慧系统+近邻互助+社工服务”的安全网络。同时,依托社区合伙人资源,打造“百行百业”职业体验场景,开设银行理财、汽修技能、牙医护理等实践课堂,累计惠及60余名青少年,让职业启蒙“从社区起步”。

     在文化共融方面,项目以节庆为纽带,举办“荆诚所至·共创未来”国庆文艺汇演、“蛇舞新春·竹报春归”春节主题活动等大型活动,吸引超千人次参与。通过“惠民市集”“邻里市集”等常态化平台,居民可体验健康义诊、手工创作、反诈科普等服务,社区凝聚力显著提升。

 

 

 

 

     成效:从“微实事”到“大幸福”

     数据显示,项目周期内累计开展活动30余场,直接服务居民超5000人次,解决社区“微实事”三大项,包括公益早教进社区、独居老人助餐服务、儿童职业体验等。社区满意度测评显示,居民对活动的整体满意度达98%。更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合伙人的深度参与带动了资源“反哺”:利民超市将部分利润捐赠社区基金,金贝幼儿园常态化开展亲子公益活动,成都银行驷马桥支行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办理业务,获得客户高度好评。合作商户客流量均有提升,形成“公益带动商业、商业反哺社区”的良性循环。

 

 

 

 

     启示:共建共治共享的“荆竹样本”

     荆竹社区的实践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三点启示:

    机制创新是关键。通过建立“联席会议+资源对接+考核激励”制度,激发合伙人内生动力,破解“一次性合作”难题。

场景融合是抓手。将商户空间转化为社区教育、服务阵地,实现“闲置资源”变“治理资产”。

     居民主体是核心。以需求为导向设计活动,如“老年关爱包发放”“儿童职业体验”,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乃至“策划者”。

 

 

     总结会上,社区党委书记刘晓敏表示:“‘联盟力量’项目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未来,我们将深化‘共治联盟’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荆竹扎根生长。”

     如今,荆竹社区正以“合伙人”为笔,以“共治”为墨,书写着新时代社区治理的生动答卷。这份答卷,不仅为成都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添彩,更为中国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