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新时代 少年向未来丨四川省科一中学子李龙德入选2025年度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

2025-07-17 09:49:59来源: 浏览量:

李龙德

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

        2025年7月14日上午,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暨研学实践活动开营仪式在绵阳市科艺小学演播大厅举行,我校优秀学子李龙德获此殊荣。

        科学城文明办周波主任、李龙德同学及家长参加发布会。发布会后将进行为期5天的研学实践活动。

       生长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红色沃土上的李龙德自幼浸润在邓稼先、于敏等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中。这位15岁的少年,正以新时代青少年的独特方式,诠释着“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三年来,他白天在课堂汲取知识养分,夜晚在台灯下钻研微积分与物理模型,最终以全省唯一的优异成绩叩开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大门。这不仅是个人奋斗的里程碑,更是科学城一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生动注脚。

厚植贤学之德

勤修明礼之身

       从“贤学少年”到“西交英才”,李龙德始终秉持“厚德载物,格物致知”的信念。

       逐光而行,李龙德悄悄在校园内播下了一枚小小的文化火种。李龙德自幼熟读《论语》《少年中国说》等经典著作。他将经典带入学校,与同学们共读、共享。在他的带领下,同学们沉浸在国学经典中,不仅培养了读书习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同时也从经典著作中汲取精髓,悟出很多人生道理,时常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等经典来自省、励志。

逐梦科技星河

永攀创新高峰

       校园内,他是“小小科学家”。在社团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李龙德积极组织并参与制作鸟卵结构深度探秘科普实验、气生根科普实验等活动。同时积极参加校内无人机、机器人等社团课,能迅速掌握新知的同时,总能提出富有创造性的见解。

       少年胸藏百点光。每一点光,都是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我要走到科研最深处,去看祖国的星辰大海。”这是李龙德书桌前的一句自勉语。三年来,他白昼奋战课堂,夜晚埋首自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物理模型,台灯常亮至凌晨。2024年,他脱颖而出,入选“学校少年科学冬令营”,在导师指导下出色完成学习项目。在冲刺西交大少年班阶段,李龙德白天钻研数理竞赛,夜晚解析学术期刊、论文,时常双眼布满血丝,却依然锲而不舍,最终凭借强大的信念和超凡的创新潜能脱颖而出。

行动诠释美德

实践磨砺担当

       李龙德自幼沉浸于中物院的浓厚红色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邓稼先、于敏等科学家“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的家国情怀,精神底色愈加鲜明。

       校园外,他已成为“小小讲解员”中的骨干力量。李龙德积极参与“红色科技薪火传”系列主题活动,走进科学城科技馆、绵阳市图书馆,并借助网络资源深入学习两弹元勋们的事迹,精心撰写宣讲稿,积极宣讲两弹精神与中物院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

       李龙德一直热心公益,心怀大爱。在他心中,“科技不仅是实验室里的灯光闪烁,更是温暖社会的责任火炬。”他以所学反哺社会,积极组织“智慧助老”项目,指导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宣讲防诈骗知识,让老年人们掌握基础数字技能。他说:“在公益这条路上,困难肯定是免不了,但是坚持去做了就会发现,服务他人是很快乐、很高能量的事情。”

红色浇灌心志

科技照亮前程

       "我要追随于敏爷爷的脚步,为祖国的繁荣与国防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镜头前,李龙德凝视着春雷广场的雕塑,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从国学晨读的静气潜沉,到核物理探索的科学远征,从公益路上的默默守望,到科技报国的赤子初心,李龙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好少年的使命与担当。他把传统智慧化作创新源泉,把家国情怀融入科技梦想,把奋进之力注入青春画卷。他是新时代科技少年中的佼佼者,更是中国少年群像中熠熠生辉的光点。在新时代的奋进路上,这位朝气蓬勃的少年正以昂扬的青春姿态,谱写着属于中国青年的壮丽篇章。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