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眼睛”设计师邓国飞:10年内8次获得“政府奖”

2025-05-09 16:17:45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他只有初中文化,却从一名钳工学徒,成长为汽车灯具设计制造团队负责人,在10年时间里先后被华蓥市政府授予“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5次、“优秀企业员工”称号2次、“优秀管理人才”称号1次。  
       他,就是华蓥市正大汽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汽配公司”)制造部部长、智能化注塑车间主任邓国飞。
       从“门外汉”到技术“掌舵人”
       2001年,邓国飞初中毕业后远赴广东打工。在外闯荡了两年后,他听说家门口成立了一家汽车配件制造公司,便回乡应聘。
       “自己一没学历,二没技术,钳工、磨钻工简单好上手,刚入行时干的就是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种。”邓国飞说。
       不过,他并不满足于此。旁边的模具生产线既能设计图纸、更能把图纸变成实物,这样奇妙的过程让他心动不已。只要得空,他就泡在生产一线,向工友打听各种设备的功能。
       他执着上进的劲头被企业负责人看在眼里,三个月后就如愿调入模具生产线。
       然而,真正上岗以后,邓国飞才发现模具设计与制作可比钳工难多了,需要熟练掌握铣床、磨床、电火花等多种工艺技术。
       “以电火花加工工艺为例,它通过电脑实现自动化控制,能精密加工各类异形材料,是许多制造企业的关键工艺之一。”为掌握这门技术,邓国飞一边积极虚心向前辈请教,一边还自掏腰包买书自学;常常在车间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连吃饭也只是囫囵吃几口就一头钻回车间去了。
       经过近半年的不懈努力,邓国飞基本学会了电火花技术。随后的两年里,他又熟练掌握了整个模具生产线的设计和制作技术,成为了公司的骨干技术人员。因为工作业绩突出,邓国飞先后被公司提升为班长、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2017年,又被提拔为制造部部长,成为企业研发生产的技术“掌舵人”。
       汽车制造领域的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极快,邓国飞时刻关注着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向企业建议引进最新的技术和设备。每当引进一批新的设备,邓国飞总是先学习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基本常识,然后再将学习到的经验和知识教给相关岗位的同事。
       长期“扎根”车间,邓国飞早已练就了一双“听音辨故障”的“好耳朵”。机器设备若出现故障,他只凭声音就能大致判断问题出在哪里,随即就在脑海中形成一套解决方案,大家都说他是“手到擒来”的“机器医生”。
       正大汽配公司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汽车灯具制造企业,源源不断的订单使机器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故障时有发生,邓国飞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晚上,邓国飞又接到设备故障的报告,正在家中休息的他立刻赶回车间,和同事们一起排查问题,直到顺利恢复生产。
       “我们这批订单的生产安排是精确到天的,一旦停下来就会耽误交付,所以必须及时解决。”邓国飞说。在他眼里,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是对客户负责,更是对公司负责。
       “搞创新永远没有‘句号’”
       企业发展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客户的认可是关键。邓国飞至今记得10年前公司接到国内一家大型车企LED车灯订单的“轰动”场景。该车企表示,如果能达到他们的要求,后续车灯订单就交给他们公司生产。
       这可是个大活儿!邓国飞立即带领团队投入研发,从设计图纸到制作模具,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
       历时10天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和试验,当样品出炉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时,邓国飞却皱起了眉头,因为他发现样品有些泛黄,与客户要求的颜色有些偏差,并且此后连续制作的几批样品都是如此。
       怎么办?眼看交货时间临近,邓国飞一边扎进车间反复实验,一边积极联系省内外专家学者讨论原因,终于排查出是设备温度偏高导致材料塑化出现了问题。于是,他及时调整设备参数,最终生产出了客户满意的产品。随后,该车企放心地将后续订单交由正大汽配公司生产,双方成为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
       “灯具不仅是汽车的照明设备,更是汽车的‘眼睛’,从性能的设计规划到各系统之间的协调磨合,每一个细微环节都会影响到整车的品质和安全。车灯研发要根据车辆的整体风格来进行设计,我们做的就是将客户的需求转化成实物,研发的产品能够打动客户和市场,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邓国飞介绍说。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升级,车灯从简单的照明设备逐步演变为集美化装饰和智能科技于一体的多功能组件,这对灯具研发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邓国飞深知,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市场变化。
       在去年的一次生产中,他发现夹持车灯的机械手臂容易划伤车灯表面,影响车灯外观光滑度。
       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国飞立即着手改进工艺。通过翻阅资料、认真研究,成功探索出了调整夹具形状、在夹具滑槽内装设移动块的方式,实现了机械手臂对车灯的灵活夹持。这一改进措施,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还提高了转夹流程效率和产品优良率。今年1月,该项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像这样,邓国飞常常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攻关,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其中仅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就达6项。
       “在10年时间里8次获得‘政府奖’,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市政府对技术工作者的激励。”正大汽配公司总经理邓政说,公司每年向政府推荐候选人时,都由车间、部门所有工人民主推荐人选,邓国飞每年都得到最高的票数。
       “其实,我只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政府却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时代在发展,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作为技术人员,搞创新永远没有‘句号’,制造出让客户满意、市场认可的产品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邓国飞坦言。(舒昕 周松林 尹梦娇)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