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坚守一罐蜜:包氏蜂蜜的品质密码

2025-07-14 10:53:21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我把青春献给蜜蜂,蜜蜂回馈我生活保障,我们算是双向奔赴、相辅相成。” 作为包氏蜂蜜的第五代传承人,包振蜂从出生那刻起就注定与蜜蜂“蜜”不可分。
       20岁参与经营,14年,5000多个日夜,122640个小时。他始终秉承着五代人的初心——“不能搞假”。
       这份坚守,源自包氏蜂业113年的悠久历史:其由包拯后人包季坤所创,2008年,第四代传承人包德安注册成立广安第一家养蜂专业合作社。
       如今已成为邻水农特产品的一张闪亮名片,更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消费者心中值得信赖的优质蜂蜜代表。​
       “好山好水才出好蜂蜜” 是包振蜂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确保蜂蜜品质,包氏蜂业始终将环境、气候、蜜源植物等要素作为保证品质的严格标准。
 
工人正在查看蜜蜂情况
 
华蓥山上的养殖基地
       “华蓥山林木葱郁,负氧离子丰富,远离工业污染,为蜜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采蜜环境。” 包振蜂坦言,正因如此,其产出蜂蜜的波美度始终稳定在41.5以上——波美度越高,蜂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就越有保障。
       而在今年6月底,一场特殊的“向西迁徙”已悄然发生:100余群蜜蜂告别了常年栖息的华蓥山,向着千里之外的阿坝州松潘县出发。
       “这次转场不仅是因为要带蜂群避暑,更是为探索高原独特药花蜜迈出的重要一步。” 包振蜂介绍,松潘县有着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为酿造具有特色的药花蜜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如果这次尝试成功,不仅能丰富合作社的产品种类、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为带动本地村民增收开辟新的路径。“下个月底,转场阿坝的蜜蜂在采完蜜之后,就重新运往华蓥山上,为下次采蜜积蓄力量。” 他早已规划好后续安排。​
       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不断创新的探索,如今的包氏蜂业已有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巢蜜等7个系列;油菜蜜、柑橘蜜、五倍子蜜等10余个蜂蜜品种。
 
工作人员正在观察蜜蜂情况
 
外国友人正在品尝包氏蜂蜜
       “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研发新品种,以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纯天然、高品质的甜蜜选择。” 包振锋说。
       而这一切背后,是合作社建成的从养殖、采集、加工到销售、研发的全链条体系:山间蜂场采撷天然原蜜,通过精细过滤杂质、低温灭菌在保证健康的同时锁住营养,最终经由 “包德安”“蜀盈” 双品牌走向市场,不仅畅销川渝,更走进了北京、上海、西藏、新疆等地的千家万户。​
       品质过硬,更需渠道畅通。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包氏蜂业也插上了“互联网 +”的翅膀。
       2019年,包振蜂开始接触电商,并开通直播账号,带着网友走进养蜂场,观看蜜蜂采蜜、摇蜜的过程,打开了线上销售渠道。
       “通过网络和直播让很多消费者可以亲眼看到蜂蜜的生产环境和流程,对我们的产品就会更加信任。”包振蜂坦言,如今,线上销售已成为合作社的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下半年至今,线上销售量便达10吨。这份信任让他更不敢在品质上含糊,就连夏季蜂蜜因气温高而不够浓稠的问题,他都会耐心向电商平台的顾客解释:“不影响食用。”
       此外,广安包氏养蜂专业合作社还积极参与各类展会和农产品推介活动,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包装,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和消费者的目光,有效展示出自身品牌形象。
       “参加展会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能够让我们的品牌走出邻水,被更多人知晓。”包振蜂说:“合作社不仅专注于自身发展,更以特色养蜂产业为纽带,积极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我们为合作社社员和村民们提供蜜蜂和技术支持,让他们无需担心技术和销售问题,安心投入到养蜂事业中。”包振锋介绍,目前,该合作社已登记注册专业养蜂社员51人,关联社员400余人,合作社蜂群总计达到3000余群,年产纯天然优质蜂产品200吨,辐射带动1000余人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邻水的优质蜂蜜,把‘包氏好蜜’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对于合作社的未来,包振蜂信心满满。这份信心,源自百年传承的坚守,源自全链条的品质保障,更源自与蜜蜂“双向奔赴”的热爱。(邻水融媒 肖智方)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