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为证,千里同途——于敏科技中学学子赴一场科学精神的世纪之约!
中物院原创话剧
当舞台灯光照亮历史的剪影,当赤诚之心碰撞报国的信仰,一场关于科学、友谊与家国的精神盛宴,正在悄然浸润青春心灵。
近日,科学城一中(于敏科技中学)两弹话剧社的师生们怀揣崇敬之心,走进剧场,赴约由中物院培训中心与中物院党校原创的话剧《千里共同途:邓稼先与杨振宁的世纪之约》。这场浸润心灵的艺术盛宴让 “两弹” 精神在青春校园里掀起阵阵回响。


01
剧映初心——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该剧主题源自邓稼先1971年致杨振宁信中的两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话剧以邓稼先与杨振宁的深厚友谊及其科技报国的人生抉择为主线,通过跨越时空的情景再现,串联起邓稼先与杨振宁数十载的人生轨迹与家国情怀。

西南联大的晨光里
青春结伴
共绘科学报国的星图



1958 年的转身处
邓稼先告别烟火
奔赴戈壁荒滩
异国他乡的灯火下
杨振宁深耕物理前沿
心系故土



1964年的巨响中
“中国的核弹,皆为自主研制”
字句滚烫,点燃全场热血
1986年的泪光里
“稼先,你别走” 的呼唤
是友谊长存,是信仰共鸣



九三阅兵的壮阔中
新一代接过接力棒
薪火相传,续写科学荣光
跨越山海的牵挂,从未间断




02
先辈为灯——师生共话信仰与成长
演出落幕,掌声经久不息。两弹话剧社的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手捧鲜花走向舞台,向主创人员与演员们表达由衷敬意,与饰演邓稼先、杨振宁的演员亲密合影,定格下这一充满意义的瞬间。



王涵汐、杨洪茹两位指导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组织此次观演的初心:“两弹话剧社的成立,就是希望通过戏剧演绎、经典观摩等方式,让同学们读懂科学家的故事,感受到伟大的科学家精神。”
她们表示,《千里共同途》生动展现了邓稼先、杨振宁等科学家“千里同途”的人生抉择,令人动容,希望同学们不仅做观众,更要做精神的传承者,把从剧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追求理想的动力。


学生感想
杨霈祺
观看话剧《千里共同途》,沉浸式的舞台呈现让灵魂深度沉浸于那段激情与隐忍交织的峥嵘岁月。剧中最动人的,是两人始终坚守的“共同途”信念。尽管所处环境、肩负使命各异,但对国家的赤诚、对民族的牵挂,让他们的人生轨迹最终汇流,共同托举起国家的尊严与未来。
王浩宇
观看《千里共同途》,灵魂仿佛被带入那段激情与隐忍交织的岁月。舞台光影间,邓稼先与杨振宁不同的科研选择,并非简单的道路分歧,而是时代赋予的两种伟大注脚。他们一个向内构筑民族的脊梁,一个向外攀登科学的高峰,最终在“共同途”的信念下汇流,共同托举起国家的尊严与未来。这部剧让我深信,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民族命运的腾飞本就同频共振,那份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怀,至今依然是我们最深沉的力量源泉。
高岂越
观看九院原创话剧《千里共同途》,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邓稼先与杨振宁两位科学巨匠跨越山海的精神对话。舞台上,邓稼先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的壮举,与杨振宁扬名世界、心系故土的坚守,形成鲜明对比又殊途同归。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深刻内涵,展现了科学家对国家的赤诚与担当。剧中每一幕都令人动容,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怀家国,就能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刘玉婷
今日沉浸式观看话剧《千里共同途》,心灵被深深震撼,久久无法平复。那个风雨如晦却热血滚烫的年代里,邓稼先与杨振宁两位先生,如同两条奔向同一片江海的支流,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同样以赤子之心为家国书写了不朽篇章。话剧的细节刻画堪称精妙,尤其是“千里共同途”这句核心台词的递进呈现,更是点睛之笔。两位先生的形象也愈发立体鲜活——他们一个埋名戈壁,以生命铸国之重器;一个深耕学术,以智慧架中外桥梁,不同的选择里,是同样滚烫的家国情怀。
谢丰宇
舞台上,邓稼先与妻儿告别后,毅然走进戈壁,默默为研制原子弹而努力奋斗。没有电脑,就用算盘算;饿了,就啃干馒头;即便辐射损害身体,他依然坚守岗位。最终,蘑菇云升腾而起,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英雄并不追求声名,只为了国家奉献一切。我也要像他一样,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灯光熄灭了,但邓爷爷的笑容已在我心中点亮。“千里共同途”,即便相隔千里,也要不忘初心,向着目标不断迈进。
陈启瑄
看了话剧《千里共同途》,我被杨振宁先生和邓稼先先生的友谊深深打动。一个名扬世界,一个为国隐姓埋名,道路不同,却都为祖国而奉献,心意相通。那份跨越山海的理解与信任,比任何誓言都珍贵。它让我看到,友谊的最高境界,是即使选择不同,也能在灵魂深处彼此守望。这份情谊,是家国情怀碰撞出的火花,是中华历史的永恒瑰宝。
陈䶮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跨越太平洋的情谊,将这句流传千古的话语,凝练为“千里共同途”。那是西北戈壁沙漠中,顶着风沙找寻错因的一道白色防线;是攻克难题时无数闪烁的智慧光芒;是成功之际化作千古豪情的欢呼。那一幕幕的演绎,显然经过了千遍万遍的雕琢。每一次置换背景,我仿佛都能看到演员们在排练中打磨出的精湛技艺。他们长时间在幕后默默耕耘,成就了这场完美的舞台演出。我深刻感受到,我们为艺术节排练节目的付出在这场演出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与此同时,我暗自下定决心,下次再有类似艺术节的活动,我一定做好充分准备。我以青春之名起誓,定不负青春的瑰丽,定长枪策马报国,奔赴山河万丈豪情。
03
薪火相传——为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以剧为媒,以魂铸人。于敏科技中学以“两弹”精神浸润学子,厚植家国情怀,此次观演活动正是学校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
未来,学校将继续搭建优质平台,让“两弹”精神、科学家精神融入课堂,激励一代又一代于敏科技中学的学子,以邓稼先、于敏、杨振宁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以青春之我、赴时代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