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小课堂” 护苗“大成长”——大竹县第六小学开展法治主题宣传教育讲座
2025-11-06 10:27:26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秋意渐浓,守护升温。为增强小学生法治观念,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11月4日下午,大竹县教育局副局长杨合国、县司法局副局长颜露及县司法局普法宣讲员、杨家司法所所长黄佑琳一行,亲临大竹县第六小学,为该校师生带来一场以“秋日暖校园 法治润童心”为主题的法治专题讲座。讲座聚焦“校园欺凌”“人身侵犯”“电信诈骗”三大高频风险场景,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为葵娃成长注入“安全疫苗”。

拒欺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讲座现场,黄所长以“身边事”解读“大法律”,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可感可知。谈及校园欺凌时,她通过动画短片还原“起绰号”、“故意推搡”、“孤立同学”等常见场景,并抛出问题“如果被同学堵在走廊要钱,该怎么做?”,瞬间引发学生热烈讨论。在听到“不能忍气吞声”“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等回答后,她进一步强调:“欺凌他人属于违法行为,遇到欺凌绝不沉默,及时向信任的人求助,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防侵犯,守护成长每一步针对人身侵犯风险,黄所长还用“身体小卫士”的生动比喻,教孩子们清晰识别“安全接触”与“危险接触”。她明确告诉学生:“背心和短裤覆盖的身体部位,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触碰;若有人强行接触,要立刻大声说‘不’,并马上跑向老师、家长等信任的大人身边。”讲座中,她还现场带领学生演练“拒绝危险”的动作与话术,让自我保护意识深植每个孩子心中。

反电诈,远离网络陷阱
面对小学生可能遭遇的电信诈骗,黄所长结合近期真实案例提醒大家:“有同学因点击‘免费领游戏皮肤’的链接,泄露了家长的支付密码,造成了财产损失。”她进一步总结防骗“黄金法则”:“凡是要求填写家庭住址、索要家长微信或银行卡号的,不管对方说得多么好听,都必须先征求爸爸妈妈的意见;陌生链接坚决不点、陌生电话坚决不接,这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关键。”

此次法治讲座不仅为大竹县第六小学的葵娃们普及了法律常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知法、守法、用法”的种子。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法治教育,让“知危险、会避险、懂法律”成为每一位葵娃的必备技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坚实的“安全保护伞”。(文:徐宾锷 图:王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