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与“目标管理”走进成都中小学课堂,助力学生破解学习难题
记者获悉,本轮系列课程由在学生学习力领域有深入研究的课程负责人罗学亮老师(笔名:罗鹏琨)团队负责实施。课程内容并非单一的学法传授,而是涵盖了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策略规划、结构化思维培养及学习动力激发四大维度,直指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目标模糊、知识体系零散及动力不足等核心问题。
在课堂上,专家团队引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错题整理与时间管理实践,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学习建议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行动。指导团队结合各校学生特点和学科重点,进行了个性化的方案调整,强调了制定科学备考计划与构建知识框架的重要性。
值得关注的是,课程负责人罗学亮老师作为成都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分会的一员,在指导过程中特别注重家校共育的理念融合。他认为,学习力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庭环境的协同支持。此举也被视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与专业力量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
经过一个阶段的系统学习,参与课程的学生普遍反馈学习规划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有所增强。校方对此类课程也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其专业性和系统性为校本教学提供了有效补充,部分学校已计划将学习力指导纳入长期教学规划中。
此次多校联动的教学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学习支持,也为区域范围内探索提升学生学习素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据了解,相关团队将继续跟踪课程效果,并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以期惠及更多学生。
(高倩 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