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青青寄深情 束脩之礼谢师恩——渠县第二中学陈志宇同学以古礼致敬“点灯人”

2025-07-02 11:48:13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2025年中考成绩揭晓后不久,渠县第二中学初2022级15班洋溢着温馨感人的一幕。该班陈志宇同学怀着满腔敬意,手捧一束青翠的芹菜、一份新鲜的猪肉,以及一面鲜红的锦旗,郑重地送到班主任曾力垒老师面前。锦旗上,“教导有方遇良师,受益终身感师恩”两行工整的烫金大字熠熠生辉。
       这份朴素的“束脩之礼”与饱含深情的锦旗,共同承载着一位学子对恩师三年倾心培育的深深感激,也生动诠释着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与现代感恩方式在校园里的交相辉映。
 

       逆袭之路:从迷茫少年到中考佼佼者
       陈志宇同学来自渠县宝城镇,小学阶段经历转学(宝城至渠县三小),2022年9月进入渠县二中就读。他的学业之路并非坦途。初一时期,他的成绩徘徊在全校200名左右,语文、数学、英语甚至出现过82分、78分、76分的低谷。更曾经历过厌学情绪,与家长产生矛盾。
       班主任曾力垒老师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初一期末便进行了家访,与其父亲深入沟通,共商对策。尽管初二起色尚不明显,但陈志宇身上那股不轻言放弃的韧劲已然显现。
       良师引路:点滴耕耘点燃求知之火
       进入初三,陈志宇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显著转变,自觉性大幅提高。这背后,离不开班主任曾力垒老师独具匠心的引导和日复一日的坚守。
       曾老师坚持每天中午12:50准时进班。他创新性地设立了“午间讲坛”,每天由一名学生自选学科、自选题目在讲台上讲解,并将过程录制视频分享至家长群。此举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营造了浓厚的研讨氛围。
       为打破学生“不敢问、不愿问”的壁垒,曾老师将“向老师提问”明确列为一项“作业”。他每天中午端坐讲台,用鼓励的目光和开放的态度,欢迎学生前来解惑。从最初的羞涩到后来的踊跃,陈志宇正是积极提问的常客,尤其热衷于向曾老师请教数学难题。
       周末时光,曾老师常通过视频连线部分家长,既了解学生居家动态,也及时沟通在校表现,有效搭建了家校共育的桥梁。
       此外,各科任老师也倾力付出,利用上午大课间和午休时间,对包括陈志宇在内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为其成绩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硕果飘香:天道酬勤终不负
       在老师们的悉心培育、家长的配合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下,陈志宇在初三实现了质的飞跃。当中午多数同学午休时,他常常是教室里那几个仍在坚持钻研的身影之一。
       这份坚持最终在中考战场上结出硕果:他以714.2分(等级A2)的总成绩为自己的初中生涯画上圆满句号,其中数学(121.0,A)和理综(158.5,A)尤为亮眼,相较初一时的低谷,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逆袭。
       古礼情深:青青芹意重,拳拳师恩深
       手捧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陈志宇心中翻涌的,是难以言表的感恩。他选择用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束脩之礼,并精心准备了一面鲜红的锦旗,向恩师致敬。那一束青翠欲滴的芹菜,是他对“勤奋”二字最生动的诠释;那一份饱含心意的猪肉,是他对恩师如山似海情谊最质朴的表达;那一面熠熠生辉的锦旗,则道尽了他对恩师三年如一日智慧耕耘与心灵指引的由衷赞颂。
       一心培育百花开
       陈志宇的故事和他的束脩之礼,如同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渠县二中的校园里激起层层感动的涟漪。它讲述着平凡学子的不平凡奋斗,诉说着平凡教师的非凡坚守,更生动诠释了渠县第二中学“学思两全,德才兼修”的育人真谛。这份特殊的“成绩单”与饱含深情的古礼,共同铸就了这个夏天校园里最温暖、最励志的风景。
       在这里,无数像曾力垒老师一样的“点灯人”,日复一日守护在清晨的教室门口,用智慧与汗水点亮每一个可能的未来。而陈志宇的感恩与成长,正是校园里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精神传承的最好见证,映照着渠县二中这片教育沃土上,无数心灯被点亮、无数梦想正起航的蓬勃景象。(贾春燕)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