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结硕果:彝族教师洛子时铁书写山区教育新篇 ——通江二中创新实践彰显民族团结与教育振兴融合力量

2025-05-15 09:44:05来源: 浏览量:

        “试剂变色的瞬间,就是化学的魅力!”在通江二中高2023级(8)班的化学课上,彝族教师洛子时铁用一场“魔术实验”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作为四川省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的一员,这名来自乐山金口河的教师,正以文化相融的教学智慧、精准帮扶的实践行动,为山区教育注入新活力。  
  
         跨域组团,教育帮扶从“输血”到“造血”

        2022年8月,四川省启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计划,2023年洛子时铁作为帮扶学下通江中学的骨干教师,携通江中学“一核五步法”教研成果进驻被帮扶学校通江二中。面对学生化学基础、实验设备等具体情况,帮扶团队打出“组合拳”。
    
        文化赋能课堂。将彝族火把节燃烧原理转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例,用银饰锻造工艺解析有机化学反应,让少数民族文化成为知识载体。
    
         创新课程开发。团队自付资金购置实验器材,研发《生活中的化学实验》校本读物,以矿泉水瓶、食用碱等生活物品替代专业设备,使全校3000余学生受益。 
    
         分层精准施策。建立“基础巩固+兴趣激发+心理疏导”帮扶机制,针对学困生伏晋德定制“实验启蒙+红色教育”成长方案,助其成绩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帮扶团队入驻后,实验课程开设率从67%跃升至89%,印证了“团队作战、系统提质”的帮扶成效。  
   
        多维延伸,从教学革新到社会治理

         身为县人大代表的洛子时铁,将教育帮扶视角拓展至社会共治领域。针对校园周边交通现象,他提交的《关于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建议》获多部门联动响应:城管划定临时摊区、交警加强护学岗、社区组建网格巡逻队,千余名学生上下学安全得到保障。  
   
         石榴籽效应,教育帮扶催生民族团结新范式

         在“组团式”帮扶框架下,洛子时铁推动成立“民族文化社团”,开展非遗银饰制作、达体舞教学等活动,在当地反响良好。 
        “每个帮扶团队都是石榴籽,要抱团聚力才能破局。”洛子时铁的感慨道出“组团式”帮扶内核。(李升)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