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子乡:党建引领庭院“小经济” 释放乡村振兴“强动力”
2025-05-13 10:53:50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今年以来,庙子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脱贫人口增收的突破口,与乡村振兴产业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探索出既有“颜值”、又有“价值”的庭院经济发展新路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
因地制宜巧发力,焕发庭院“新活力”
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庙子乡党委召开庭院经济工作部署会议,研究庭院经济发展方案,引导脱贫户科学合理利用家庭院落、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探索庭院经济多元化发展新模式。同时,灵活发挥脱贫户自身能力,引导居家老人、妇女等群体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庭院经济效益最大化,让“小庭院”焕发“新活力”。

入户宣传广动员,点燃发展“新引擎”
为充分调动脱贫户参与积极性,了解种养殖意愿,庙子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和“一条板凳话民情”,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宣传庭院经济增收政策,摸清种养殖底数。充分动员基础较好、示范性较强的脱贫户,带头发展庭院经济,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掀起发展庭院经济热潮,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截至目前,共计划发展庭院经济脱贫户327户,预计养殖家禽6160余只、中蜂1280余群、生猪350余头、肉牛8头、肉羊430余头,种植中药材210余亩。

政策扶持强保障,拓宽增收“新路径”

建立“政策激励+产销联动”双保障机制,为庭院经济可持续发展夯基赋能。一方面,严格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根据脱贫户庭院种养殖规模、对发展庭院经济的脱贫户实施精准奖补政策,通过真金白银的奖励激发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构建新型帮销体系,依托“村村直播”、帮扶单位等渠道定向推销农特产品,让“庭院货”变“增收钱”,为乡村振兴开辟多元增收“新路径”,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供稿丨庙子乡 蒋渊)
因地制宜巧发力,焕发庭院“新活力”
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庙子乡党委召开庭院经济工作部署会议,研究庭院经济发展方案,引导脱贫户科学合理利用家庭院落、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探索庭院经济多元化发展新模式。同时,灵活发挥脱贫户自身能力,引导居家老人、妇女等群体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庭院经济效益最大化,让“小庭院”焕发“新活力”。

入户宣传广动员,点燃发展“新引擎”
为充分调动脱贫户参与积极性,了解种养殖意愿,庙子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和“一条板凳话民情”,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宣传庭院经济增收政策,摸清种养殖底数。充分动员基础较好、示范性较强的脱贫户,带头发展庭院经济,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掀起发展庭院经济热潮,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截至目前,共计划发展庭院经济脱贫户327户,预计养殖家禽6160余只、中蜂1280余群、生猪350余头、肉牛8头、肉羊430余头,种植中药材210余亩。

政策扶持强保障,拓宽增收“新路径”

建立“政策激励+产销联动”双保障机制,为庭院经济可持续发展夯基赋能。一方面,严格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根据脱贫户庭院种养殖规模、对发展庭院经济的脱贫户实施精准奖补政策,通过真金白银的奖励激发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构建新型帮销体系,依托“村村直播”、帮扶单位等渠道定向推销农特产品,让“庭院货”变“增收钱”,为乡村振兴开辟多元增收“新路径”,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供稿丨庙子乡 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