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艺术圈 春风早已苏醒

2020-04-14 16:03:21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量:
原标题:成渝艺术圈 春风早已苏醒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启动键后,双城发展的春风也吹出不少两地交流趣事。3月27日,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出版社高级编辑陈荣在朋友圈分享了关于《手绘之谜 庞茂琨手稿研究》的背后故事。他回忆这本书是他与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在闲聊中谈出的合作。该书不仅在成都编辑出版,他还邀请庞茂琨来蓉做了专题讲座。

  其实,成渝艺术“圈”的特色早已形成。梳理至今活跃在两地的艺术家如高小华、庞茂琨、何多苓、周春芽等,以及策展人吕澎、何桂彦、崔付利等的经历,会发现他们个人发展背景中都交织着成都、重庆的双城色彩。

  作为西南地区艺术重要版图,成都和重庆有着共同的巴蜀文脉,它们在二十世纪发生过几次有意义的叠合。一是抗战时期,重庆和成都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集结地;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影响全国的四川版画诞生于两地;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潮美术也风起于两地。这种叠合加深了两地艺术的水乳交融,无论是“伤痕美术”“乡土绘画”还是后来对实验艺术的探索,都文脉相连,繁荣共生。

  1

  文脉相连共荣共生

  上世纪末川渝分治后,在美术交流上,两地文脉相连,艺术合作互动从未中断。在展览、交流采风中,两地艺术人合作的身影频频闪现。

  去年年初,一场在重庆举办的“水色现场—首届四川·重庆水彩艺术联展”刷屏了两地艺术家的朋友圈。这是重庆直辖之后第一次川渝水彩艺术的集体联展。这场展览在四川、重庆多个城市进行巡展。在不少成渝艺术家眼中,这不仅仅是一次学术性意义上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巴蜀水彩文化的繁荣与共生。

  “成渝两地在艺术上有着共同的根脉,在版画创作上原本也是一家。”四川美术馆策展人冯石说。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李少言、林军、牛文等晋绥解放区的一批版画家来到重庆,和抗战时期留在重庆的版画家酆中铁等,构成了四川版画画派的基本队伍。随后以李少言、牛文、李焕民、徐匡、林军、吴凡等版画家为代表的四川黑白木刻,不仅以锐利的刀锋塑造了新时代的社会价值观,更凭借强烈的黑白双色碰撞出特定年代独特的艺术面貌。不少经典版画作品如《高原峡谷》《初踏黄金路》《乡村小学》以及《红岩》插画等都是老一辈四川优秀版画家在重庆创作的。随着原本设立在重庆的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迁移到成都,诸如吴凡、徐匡等优秀版画家也随迁来到成都。

  后来,在成渝两地举行的各类展览和活动中,两地美术界都彼此支持相助。其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于2016年发起西南青年版画创作推动计划。当时举办的作品展《手作匠心——首届西南青年版画创作推动计划》就是由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和四川美术学院共同主办。在展览作品评选过程中,地处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就深入参与进来。开幕式当天,重庆知名版画家江碧波、时任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李川都来了现场。如今即将迎来第三届的西南青年版画创作推动计划在西南地区影响力逐渐显现,而参与其中的成渝两地青年艺术家无疑是活动中的主力军。

  除了在展览上互动频频,两地还进行了一系列采风和学习交流活动。去年11月,由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川渝共融”美术写生采风活动在四川泸州市合江县开启。5天的采风活动中,两地画家同吃同住,创作了90余件反映当地建筑、自然的佳作。亲密的交流,也让两地画家感受颇多。重庆艺术家崔毅认为,成都和重庆本就属于一个大的西部圈,这样的写生活动加深了两地艺术家对艺术共荣共生的认知。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和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庞茂琨都表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依托两地艺术家、美术馆、画廊等资源,未来两地在艺术交流上的互动和联系将更为紧密,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2

  “明星班”画家活跃两地

  何多苓、罗中立、高小华、程丛林、周春芽、张晓刚……这批从四川美术学院走出的画家,造就了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被人称道的“川美现象”。这批艺术圈大咖至今活跃在成渝,成为两城交流中的艺术纽带。

  3月26日,庞茂琨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发布了一则关于人物素描的创作短视频,引来川渝画友关注。其实,对于蓉城画迷而言,在线下也有不少机会和这位画坛名家接触互动。仅去年他的不少作品就现身成都多个画展。比如“显影”当代艺术展、“与时代同行——四川油画邀请展”、“图像叙事——当代艺术展”。出生在重庆的庞茂琨坦言两地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艺术联系,而今最让他兴奋的是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交通有望实现1小时内直达,“时间的缩短,意味着两地交流更加便利。”

  庞茂琨所在的四川美术学院,每年都有不少学子在毕业后选择来蓉,在两地艺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77级、78级油画“明星班”更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绕不开的话题。两级“明星班”中,走出一批全国知名画家,如罗中立、高小华、何多苓、周春芽、程丛林、张晓刚……他们开创中国油画“伤痕美术”的先河,推动“乡土写实绘画”“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在中国的发展,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大放光彩的一笔。有趣的是,这一批人大多选择留在成渝两地,至今仍为两地艺术交流做贡献。

  77级油画班班长高小华就是其中一位。生于南京的高小华从小随着父母辗转于上海、武汉等地,而重庆和成都是他艺术生活中两个颇为重要的城市。6岁他随父母迁居重庆,13岁又跟随家人去了上海;1977年返渝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工作,随后又被调到中央美院,从那里出国赴美留学。2000年回国后,他又再次回到重庆任教。“三进三出”的重庆经历,让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少年、青年和中年时期都留有重庆影子,而这份经历也直接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在重庆读书期间,他凭作品《为什么》开“伤痕美术”先河。毕业时再以大手笔创作巨幅油画《赶火车》轰动画坛。在这幅长4.5米、高1.5米的巨型油画中,真实地描绘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老百姓赶火车的场景,被誉为油画的“清明上河图”,他自己评价这幅作品就是当时流动中国的一个缩影。2006年,在西南民族大学的邀请下,高小华来到成都任教,寓居至今。他坦言来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喜欢成都悠闲安逸的城市氛围。这种弹性的状态让他得以从前半生那种闯荡世界的不安中安定下来,进行一些深度创作和思考。在这里,他完成了以重庆山城为背景的《后街》系列,关注现代化背景下,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在成都的这些日子,他对具有历史性题材的超级绘画创作兴趣愈浓,诸如《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周易·占筮》等国家工程的前期构思和准备也都是在成都完成。回望成都、重庆两座对他颇有意义的城市,他总结,重庆让他直面现实,直接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成都则让他安定下来,将过往所经历的种种沉淀。

  同他一样,活跃在两座城市的还有他77级同学何多苓、周春芽等。除了专注个人艺术,何多苓还喜欢带着青年艺术家一起做展览,发挥师承传统。去年12月,在重庆开展的《在锦瑟诗意的重逢——何多苓师友展》就是他和师进滇,带着三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同场展出。此外,曾在2000年从重庆来到成都创办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的马一平也在两地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高小华和不少朋友有着共识,成渝两地,文脉相承,老中青三代的艺术文化交流从未中断。在成渝两地建设双城经济圈的背景下,这一交流效应无疑会被再扩大。

  3

  撕掉地域标签的成渝策展人

  在艺术交流中,还有相当一批活跃在两地的策展人,比如何桂彦、吕澎、蓝庆伟、陈默、崔付利……常年往返成渝的他们,很难定义自己究竟是属于成都还是重庆。

  艺术创作是孤独的,但艺术需要交流。现居重庆的策展人董洪龙对此深以为然。今年1月,他邀请了10位成都艺术家和11位重庆艺术家相聚重庆黄桷坪,发起“2020年(第十二届)黄桷坪新年艺术节”艺术论坛及展览“对画——成渝城市群艺术对话”活动。展出成渝两地的60后、80后艺术家杨大川、邓语光、陈天杰、曾妮等人作品,这种双城特色的展览自然吸引了不少艺术迷前来打卡。

  这样的交流还融入在艺术人的生活里。董洪龙就提到除了和成都艺术家保持工作合作,他私下还会常来蓉打卡美术馆、参加艺术活动,甚至有时来蓉只为和蓉城艺术圈朋友单纯聚会。频繁交流互动,使得他所策划的展览中有不少成渝艺术家联袂献艺的展览,包括《“界现”第五回展:借光前行》《“愚公”——致川美黄桷坪新力量》等。

  成都还是重庆?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批评家、策展人何桂彦笑言要撕掉这个标签。他出生于四川,求学和工作在重庆,但却又常年往返两地,进行艺术交流,“从艺术层面来看,四川和重庆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共融状态,两地拥有一样的文脉传统。”去年,他担任了安仁双年展和“与时代同行——四川油画邀请展”的策展工作,每月都会从重庆来成都。最频繁的时候,他一周可能来蓉数次,看场地、选作品、商量展览细节……常年往返于成渝之间,两地不少画家和策展人都成为了何桂彦的朋友。在做“与时代同行——四川油画邀请展”中,他的这批川渝艺术圈朋友给予了不少帮助。有一部分作品是他和学术委员会“一个一个”联系画家本人后借到的。

  80后策展人崔付利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在生活在成都。“我每年会在重庆做5场左右展览,大部分是一些实验性的艺术项目。”在崔付利看来,重庆是一座码头城市,它骨子里有一种野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在这里似乎做什么样的展览都没有违和感,在这样的土壤上生长出的艺术更加包容和多元。崔付利认为虽然同处西南,有着同样的艺术文脉,但成都、重庆两地这几年的艺术生态却各有特色。如果把重庆和成都的艺术氛围比作人的性格,重庆相对更粗犷一些,成都偏内敛和含蓄。这就是为什么重庆的实验艺术项目和艺术机构比较活跃的原因,成都的艺术表现出来则更加优雅和娇柔。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地域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差异性会更加明显,“所以,策展人应该在成都、重庆两地不断的展览实践和学术交流中去建构西南当代艺术的在场国际化和当代性。”崔付利说。(记者 边钰)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