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扶贫”产品如何利用直播带货风口

2020-05-09 11:08:36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浏览量:
      2019年4月,泸州市古蔺县委常委会审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强基铸魂”党建工程的意见》,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清心铸魂、头雁领航、固本培元、联力连心”四大行动,用三年时间,全面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一年来,全县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十三五收官“三大战役”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脱贫摘帽攻坚战,这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战天斗地、治穷致富,全县11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脱贫11.4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降至0.27%,实现了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的伟大征程。

党建引领,建强脱贫攻坚“指挥部”。强化县级作战指挥部作战统筹,加强党建扶贫、住房保障、产业发展等11个作战中心融合作战,压实26个乡镇战区指挥部、268个村级指挥所、2199个组级作战室、2.8万户作战单元作战责任,明确乡镇战区临时党委和村级战地临时党支部职责和工作任务,深化协同攻坚作战体系。实行县领导包乡镇、科级领导包村、党员干部包组、一般干部包户“四级包保”责任制,全县4800余名县乡干部全覆盖包保2199个村民小组和2.8万户贫困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精准落实政策措施。坚持率先垂范,持续压紧主体责任,做到摘帽不摘责任,建立“红牌预警”制度,对脱贫攻坚工作滞后的乡镇和村发红牌警示,乡镇战区临时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在脱贫攻坚大会上作交账发言。今年以来,县委书记、县长带头深入乡镇、部门开展脱贫攻坚调研32次,召开2次常委会、1次常务会、2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4次推进会议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强基铸魂,筑牢脱贫攻坚“桥头堡”。突出增强组织力和政治功能,打好党群服务中心“建管用”组合拳,坚持“建设标准化、功能多样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精细化”基本原则,整合县财政资金2715万元,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184间,标准化程度达91%。按照“整镇推进、整县提升”思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41个中省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村集体经济“消薄”攻坚加速、“造血”提质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2019年,全县268个行政村集体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性总收入达723.3万元。实施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严格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候选人联审机制,调整60岁以上和不胜任、不称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0名,遴选28名村级后备干部到泸职院进行全日制大专学历提升,选派20名事业编制人员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不断加强脱贫攻坚中坚力量,夯实根基。

高质推进,交出群众满意“成绩单”。聚焦民生,提高脱贫质量,聚力打造甜橙、猕猴桃、肉牛、丫杈猪“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建成甜橙达18万亩、猕猴桃达3.2万亩,实现肉牛存栏12.5万头,丫杈猪存栏3.2万头;建成脱贫产业园203个、扶贫车间43个,带动1.13万贫困户稳定增收;通过就业培训和牵线搭桥等实现3.65万人转移就业或就地就业。创新实施脱贫攻坚“精细化”管理,扎实推动“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全面推行“农户积分管理”“群众办事干部代办”“我脱贫、感党恩”等系列活动,《“三无”群众变“四有”新人》等6篇经验文章被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报道,扶贫车间经验做法在全国携手奔小康培训班上作交流。全县2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卫生院、中心校全面达标,高质量通过贫困县退出省级专项评估检查,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

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保卫生命的特殊考验,危难关头决不退缩。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在蔺州大地上扬帆战斗,将“红色力量”筑在战“疫”一线,将“勇敢的逆行”汇聚成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坚守岗位,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苍劲有力。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会议精神,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专题研究部署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将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和“创文”包保责任体系转化为疫情防控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零报告、日报告”制度,紧紧围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阻断传播途径”3大任务,全面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防严控”工作格局。32名县级领导第一时间深入一线指导防控防疫工作,以雷霆号令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坚决遏制疫情在古蔺扩散蔓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布《致全县共产党员书》,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全民动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力量。疫情期间,全县830个党组织、334支党员突击队、337支志愿服务队、12支临时党支部上下“一盘棋”奋战在抗疫一线,同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广大党员发扬无私奉献精神,自发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开展防控政策和知识宣传,引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古蔺镇将镇域范围划分为58个大网格,并细化设置8080个小网格,采用“楼栋长+网格员+县级防控员”“志愿者+网格员+县级防控员”模式,在碧水兰庭小区创新实行“扫码”登记出入,形成重点人群排查防控服务的强大合力。大村镇开展“党旗在基层飘扬、党员在一线亮相”活动,202名无职党员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往返奔走,开展全面喷洒消毒,“小喇叭”流动宣传。

担当作为,党的组织保障作用彰显关怀。制发《关于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通知》《古蔺县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战时专项考核办法》,把在特殊时期考察党员干部放在一线,围绕疫情防控设置十条负面清单、“十个是否”标准,重点对边界关卡、重点防疫部门及岗位人员开展调研考察,收集党员干部疫情防控工作表现信息300余条,收集各类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1000余人次,121人作为科级后备干部培养,185人拟作为疫情防控表彰表扬对象。明确在疫情防控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消极应付、贻误战机、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的领导班子及干部将严肃追责问责;明确村(社区)党组织战时“五到位六严禁”和党员“五激励六否决”标准,有效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抗击疫情一线担当作为。231名党员、59个村(社区)党组织疫情防控战时考核为“先进”等次。

十三五规划收官战,这是向全县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完成任务决不交卷。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古蔺县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采用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保持全年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指标不降,统筹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

精准谋划推进,当好复工复产“指导员”。全县各级党组织抽调党员业务骨干组建复工复产指导组和疫情防控服务队,按照“一企一策、包干负责、全程服务”原则,列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精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发放《复工复产指南》5万余份,引导工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包联和企业主体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责任,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进百企,服务监管一对一”活动,县级各部门派员驻厂驻点监督指导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环保,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助推稳产达效。目前,全县企业复产1588户、复产率99%,其中“四上企业”复产116户、复产率100%,酒类企业复产窑池5018口,白酒产能全面恢复;41个在建重点项目全部复工。

优化营商环境,当好复工复产“服务员”。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营商环境整治成效,开展“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服务大提升”活动,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争取金融机构融资授信17.7亿元。狠抓招商引资,聚焦“3+3”特色产业,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34.5亿元,成功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130亿元,引进到位省外国内资金35亿元、增长14.4%。配套制定相应激励措施,创新成立中小企业助贷中心,着力解决企业用工、融资贷款、防护物资、物流运输等困难问题,同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要素保障企业复产,坚持“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实行清单式管理、责任化推进,百亿级重大项目郎酒酿酒技改已全面复工,带动全行业复工复产。

加强民生保障,当好复工复产“联络员”。把就业稳岗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服务引领作用,强化组织统筹、精准开展摸排、提升组织化程度,助力返岗复工“稳就业”。深入开展农民工返岗“春风行动”,积极对接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企业,组织专车172趟次,为6000余名农民工提供运输服务。同步整合县内就业资源,搭建就业供需平台,开展线上招聘活动,落实稳岗就业政策,采取“大园区+小车间”模式,实现县内就业10856人,累计办理健康证明11.1万份。强化产销对接,创新“上门采购+包装销售+物流配送”产销体系,累计助农销售农副产品3000余吨,古蔺《多方合力解农产品销售难题 助农减损》等复工复产经验被央视《朝闻天下》、人民网等中央主流媒体关注报道。(李新)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