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半世纪 四川老航天人犹记“第一星”

2020-04-26 17:49:50来源:华西都市报 浏览量:
原标题:走过半世纪 四川老航天人犹记“第一星”
“老航天”王权维近照。

  今年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50周年。近日,总部位于成都的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组织开展了“铭记第一星,精神永传承”作品征集活动,许多老一辈航天人讲述了亲历的“东方红一号”的幕后往事。

  时隔五十年,84岁的王权维脑海里,一直保留着那段回忆,“当时地面接收站接收到了‘东方红一号’的信号,然后通过广播放出来,最先好像有“咚咚咚”的声音,但我很肯定那是来自天上的声音。”

  当时,34岁的王权维供职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产品的生产,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

保密研究 用凉席遮住“样弹”

  1956年初,归国后的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钱学森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钱学森为委员。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组建,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

  1957年3月,即将在北京工业学院速成班学习的王权维,被紧急通知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报到。为了更好地保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接管了“云岗马列主义学院”旧址作为研制基地。“学院是独立的大门大院,有高墙。对外叫机电研究院,外人一律不准进。”王权维回忆,当时还专门修了一条简易铁轨,将一枚“神秘”的导弹运送到学院,“是前苏联送给我们作教学的,好像是V2样弹,有20多米长。”

  为了搞清楚导弹的结构状况,航天工作人员将导弹解剖研究,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导弹及其内部的样子。休息时,这枚庞然大物就立在礼堂旁边,四周被架子围住且铺满席子以遮掩。北京风大,容易吹走席子,露出真身。一旦发现,工作人员会立马捡回席子遮好。

  创业初期,对于王权维一样的航天人来说,更多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包括专业知识和外语。“我的俄文老师是学材料出身,所以我都跟着学。前苏联来的图纸,就叫我做金属材料的翻译。一个零件,用什么钢、需要多厚的钢板,都得归整总结。”

  1958年初,中国最早仿制的苏联导弹,即中国首款导弹“东风一号”技术准备工作铺开,王权维就负责翻译、汇总俄文控制系统所选用的全部金属材料的资料。

半年编程 加工精度翻十倍

  1961年,随着国防工业研制体制的调整,王权维开始从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产品生产,从搞导弹研制转为火箭研制。控制系统决定着火箭一飞冲天后的方向问题。怎么纠偏?怎么转弯?依靠的是精密细致的计算。

  在研制火箭运行程序配电器中,控制火箭角度和长度变化的凸轮是重点。工作人员大多通过手工操作机床进行加工,辅助工具则是手摇计算机。“想要火箭怎么走,走多少度,以丝(1丝=0.01毫米)为单位,就得对角度对应的长度进行计算测量,再打磨相应的部件。”王权维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加工手段逐渐向计算机数控机床转变,不然没法满足凸轮的数字化精度加工要求。

  在上级技术部门的帮助下,作为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员的王权维,和同事联系到拥有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的杭州市计算机研究所。“每天我们只有从深夜12点到凌晨2点的时间学习编程,当时用的是图强16计算机,但对于我们来说足够了。”

  大约半年后,王权维和同事完成了零部件精度细化程序编制,用于数控机床控制加工,解决了凸轮角度和长度变化关系的精度要求。“数控下,能够实现以缪(1缪=0.001毫米)为单位进行加工。成品的凸轮装在程序配电器上,可以更好地控制火箭,比人工加工做出的可靠性更高。”

  当年从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研制的王权维,依旧记得“长征一号”的每一点轨迹,也能倒背如流一连串数据:“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了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运行28天后(设计寿命为20天)电池耗尽,《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但卫星的轨道寿命并没有结束,至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人物名片

  王权维,84岁,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退休职工。1951年8月参加工作,1957年3月于北京工业学院速成班学习后,调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启航天工作生涯。作为分队一员,他参与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运载工具——长征一号火箭的研制。(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