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内容

创新举措 高位求进 铺展移民后扶助产业发展新画卷

来源:    发布时间:05-06    浏览量:

      岳池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辖27个乡镇(街道)469个行政村(社区),户籍总人口112.6万人,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11处,库区移民和移民安置区分布在全县的299个行政村,3.8万移民人口、全省第四。近年来,岳池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移民工作总目标,始终坚持以产业引领为根本,以促移民增收和保粮食安全为目的,创新探索出产业与城市融合、传统与现代交汇、农业与旅游结合、特色与亮点齐聚的“四区同步、示范带动”新举措,在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

                            

      经验做法

      聚焦功能体现,突出产业与城市融合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高标准实现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三产”功能互补工作思路,聚焦城域三产融合发展片区整体功能定位,始终坚持与岳池县乡村国土空间布局、“十四五”水安全保障等规划密切对接,以推动产业体系改革为重要突破口,加快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科学编制产业开发规划和移民后扶项目实施计划,重点推进以移民村为重要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合理用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主动为产业支撑提供水利保障;更加注重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和现有平台构建与优化,系统考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效益稳定可持续,充分发挥移民资金的引导作用,全方位、系统化、精细化着眼于设施农业、服务业,助力岳池做强做优做实“农业大县”金字招牌。截至目前,九龙、朝阳、白庙、花园4个乡镇(街道)临城郊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社)容村(社)貌明显整体好转,产业生产生活用水规范达标提质,完成天然气智能安装5000户,电力设施升级改造显著提速,建成不同等级道路66公里,土地调型15000亩,水、电、气、路等产业发展基本需求得到巩固提升。

                              

      聚焦新老配套,突出传统与现代交汇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加快建设现代化岳池总目标,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总体格局,统筹兼顾银城现代农业、北部山地种养循环、嘉陵江流域农旅融合、空港产城一体、城域三产融合、渠江流域同城融圈六大发展片区协调共兴。加强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与规划、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动协作,聚焦新老配套,就片区产业划分进行专题研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条件、水资源丰裕现状、土壤肥沃状况、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注重突出传统与现代交汇,强化乡镇(街道)联城带村功能,一批劳动力密集型传统产业和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现代产业如火如荼,同时充分依靠以政府资金为主导、社会资本为辅助,逐步实现落后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优质现代产业“强筋壮骨”,在人居环境改善、科技助农兴农、群众就地择业、粮食增产增收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为岳池经济高质量发展量级跨越、能级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23年底,以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领导挂帅、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合督办工作专班高位推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创建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一环一区一平台三片十基地”园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科普研究、农产品贸易物流、粮油精品和中药材深加工等科技感、现代感明显增强;种养殖分区循环、瓜果蔬菜和粮油经济作物种植、水稻油菜科学轮作遵循传统模式,在区域分工与打造移民美丽新村方面做到串珠成链、织链成网,真正建立起体系支撑完善、要素资源整合、绿色低碳生产发展新样板。

                                  

      聚焦品质改善,突出农业与旅游结合

      当前,岳池正全力争创乡村振兴先进县,开展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多渠道整合财政资金,遵守移民后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聚焦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村品质改善,发挥浅丘平坝地形优势,从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配套水利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等出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系统构建“1+4+N”全域灌溉体系,重点突出农业与旅游结合,创造性提出并开展“一榜两评”乡风文明建设行动,先后建起一批区域整体效果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群众满意度较高、可推广可复制的高质量农旅融合示范区,真正唱响“千年银岳池,川东米粮仓”之美誉。到2024年底,在银城现代农业发展片区投资近4亿元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实现“科技创新赋农旅,万亩蔬菜绿田间”;用好移民村现有生态资源,在嘉陵江流域农旅融合发展片区投资8000万元打造“亚洲第一宽瀑”—低坑大瀑布;以玉屏湖为核心,投资近6000万元在城域三产融合发展片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打造成全国知名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优选目的地;注重赋予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崭新时代内涵,加强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投资4000万元建成白庙农家文化旅游园区,支持库区传统移民村向乡村农耕旅游规模化、集群式发展转变。

                               
       聚焦招牌引领,突出特色与亮点齐聚

      岳池地处川东盆地,过境水资源较充沛,农村水利特色鲜明,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把聚焦招牌引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水网、路网、电网布局全面打通,突出特色与亮点齐聚,资金和要素围绕特色亮点集中打造,助力特色优势产业“百花齐放”,努力让特色更“特”,把亮点擦“亮”,带动就业促增收。重点突出“农”的特色,按照“旅游+农业+夜游+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国字号”“岳字号”龙头企业和特色产品,集“生物医药、输变电、岳池米粉、黄龙贡米、都市休闲、现代农业、低坑瀑布、曲艺文化”等特色亮点于一体,品陆游田园诗歌,赏岳池曲艺表演。截至目前,已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5亿元,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381个,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省、市县级层面现代农业园区14个,开展宜机化土地整治2.5万亩,建成稻油、梨园等种植基地10个,同时进行高标准、高质量蔬菜粮油生产加工,塑造既有岳池特色又独具亮点的品牌形象,奠定“一区一支柱”“六区同步兴”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自2006年实施以来,目前库区移民和移民安置区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妥善解决,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燃气、教育、产业等方面政策倾斜、规划布局、资金安排、项目实施均已进入新阶段,在提升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品质上开展了一系列可圈可点、富有成效的工作。截至2023年底,移民产业村的集体收入平均增加10万元,同比增长1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7.15%,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出行道路实现“村村通”,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通信网络、有线电视全覆盖,外部联系、信息获取明显加强;创造就业岗位7000余个,外出务工移民返乡就业机会增多,特别青壮年人口回流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移民家庭更加和睦,实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民政综合调解事件降低36%;移民子女升学教育比率上升21%,库区移民和移民安置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刘华  向新宇  余海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