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县打好人才“组合拳”强化脱贫智力支撑

2020-12-07 09:48:26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针对脱贫攻坚一线人才短缺、急缺人才补充不足等短板,普格县坚持问题导向,把人才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点之重,统筹全县人才资源,综合施策,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示范引领、项目带动、志智双扶方面的优势,切实把人才的“好钢”用在脱贫攻坚的“刀刃”上。

“县聘乡用”补充专业人才,注入脱贫攻坚“源头活水”
  聚焦我县劣势明显、人才吸引力不足等客观问题,坚持因需施策,运用统筹用好用足省、州倾斜政策,结合实际,制定人才振兴“1+13+N”系列配套实施方案,实施“人才汇普”计划。预留编制定向培养急需紧缺专业大学生131名,统筹用好省州划拨的16名人才专项编制引进基层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综合运用人才招录(聘)政策优势,采取降低学历门槛、放宽职称条件、加试彝语和限定本县户籍等措施,提升本县籍大中专毕业生在公开招录(聘)中的竞争优势,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报考服务基层项目,通过考核转聘等方式补充紧缺专业人才到基层事业单位。对部分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实行聘用在县级部门,工作在基层一线,促进专业人才下挂基层单位,设置教育、农牧、林业、水利水电、工程、新闻宣传等“双定向”职称评价“地方粮票”,试行基层专业人才申报职称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独确定结果,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

精准匹配专家人才,锻造脱贫攻坚“先行部队”
  紧盯脱贫攻坚这一工作重点,集结专家团“战”前线。坚持需求导向,采取党政部门干部重点派驻软弱涣散村、经济部门干部重点派驻低收入村、政法部门干部重点派驻矛盾问题多发村、涉农科技部门干部重点派驻产业落后村的靶向式选派机制,调配全县人才库,整合综合帮扶专家,省、州科技特派员,县级拔尖人才以及专业技术骨干力量,精选200名副高以上职称专技人才作为“特战队”,把脉会诊103个贫困村,推动特色项目落地。分类组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农牧、林草、规划建设、交通运输、社会事业、法律服务等县级优秀人才服务团,实行“工作团+贫困村+产业”“人才+贫困户+培训”等帮带模式,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公益性服务和“一对一”点对点帮扶,与贫困群众面对面答疑解惑、巡回讲授各类知识和实用技术,扩大服务影响半径,惠及群众6000余人次。

聚焦一线拓展用才平台,提供增收致富“精准服务”
  以人才管理服务保障为切入点,在乡、村两级试点建立人才工作站和人才综合服务工作室。推行人才服务“菜单制”,即群众按需“点单”、党委“派单”、人才“接单”运行模式,打通人才服务脱贫攻坚“最后一米”。借智借力四川师范大学、广东佛山帮扶资源和人才优势,新增建立“共享专家工作站”1个,6个乡土人才培养示范点,聘请本土技术水平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民间高手”“土专家”、种养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作为培训教师,培育一批脱贫攻坚一线“急先锋”。五道箐大棚蔬菜就业扶贫车间、特尔果现代田园综合体、螺髻山妞妞莫文创产业基地成效显著,带动培养周边150余名乡土人才,为稳定脱贫和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带动本地人才发展发挥纽带作用。
按需“量体裁衣”蓄才,激发强质提能“强劲内力”
  创新实施“薪火计划”,开启专家人才“全域结对”模式,量身打造主题鲜明的“靶向提能”育才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帮扶专家和干部人才专业优势,科学制定人才培带规划,分行业分领域建立“传、帮、带”师徒台账,在农业、教育、医疗卫生、水利水电等重点行业聘请35名经验丰富、成就突出的优秀帮扶专家人才担任“传帮带”导师,与155名本土青年人才建立结对关系。探索成立“传帮带”工作室,实行1名导师帮带N名青年人才(一对多)或2-3名导师共同培养1名青年人才(多对一)的模式,“持续跟踪育”乘势开启本土高层次专业人才培育机制。对协议期满或帮扶专家导师挂职期满结束回原单位的,根据需要,继续选派培养对象跟随导师继续跟岗培养学习,带动培养我县本土专业人才快速成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生态用心留才,提升人才服务品牌
  以“暖心服务”为基,实施“安心工程”,整合公租房、廉租房等配套教师人才公寓160套,卫生人才公寓84套,打造高层次人才公寓,全方位配备液晶电视、高箱床、洗衣机、太阳能、沙发等配套设施,提升“家”的温暖,首批6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2名柔性引进专家拎包入住。推行“人才服务绿卡”,面向外来帮扶专家人才及本地优秀人才制发600余张英才卡,人才凭“绿卡”可免费参观螺髻山景区、九十九里温泉瀑布等景点、在县域内定点餐饮、酒店消费享受折扣,着力提供有温度的服务,让人才安居、安心、安业。发放英才学费奖补、拔尖人才津贴、正高级职称人才岗位激励金,创新开展 “人才工作周”“干部(人才)论坛”活动,收集金点子意见建议100余条。
 
普格县打好人才“组合拳”强化脱贫智力支撑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