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脱贫攻坚报告文学——太阳照在莫尔非铁村

2020-07-23 13:14:02来源: 浏览量:
    站在尼丽波杜山上俯瞰莫尔非铁村,所有的美丽都尽收眼底:笔直的县道柏油路穿村而过,拾阶而上的是排列整齐的崭新楼房,户道与主道将每一个美丽的新楼有序分开又完美连接,党群活动中心的五星红旗在随风飘扬,清晨第一缕阳光每天都会准时透过群山和群山之间的沟壑洒向对面的梯田,接着洒向滚滚而去的色洛河,然后洒向莫尔非铁村,光线的明暗在瞬间交错,由远而近飞速奔跑,并有序揭开了莫尔非铁村的美丽面纱,她的美丽有时无法用文字表达完美。
    站在这里,静静目睹炊烟从每家的厨房飘出,人们忙碌的身影从每个新房走出,还有穿着崭新校服上学的孩子在水泥路上鱼贯而出……当看到此情此景时,每个人都总是抑制不住喜悦的眼泪,感叹莫尔非铁村的美丽嬗变,因为这里的每一个村民都是这场完美嬗变的参与者,见证者,实施者和享受者。

晨曦中的莫尔非铁村(局部)  宾文才摄
1
    莫尔非铁村是贫困村,位于凉山州普格县夹铁乡东南面,距离乡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幅员面积10.8平方公里,辖2个村民小组,共有259户、1138人,常住人口218户、964人,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自然村。近年来累计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341人,2019年脱贫39户192人,直今未脱贫人口35户,149人,贫困发生率13%,计划于2020年全面脱贫摘帽。
    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上,村党支部书记阿达俄来总是重复着一句话:“每天醒来,看到这里的变化,总是在做梦一样,但走出家门,看到的一切又是实实在在的,真是不敢相信这里发生的一切。”这位墩实憨厚的汉子见证了莫尔非铁村的巨变与幸福,同时他也见证了莫尔非铁村曾经的苦和无奈。
    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过去的莫尔非铁村可以用“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来形容,曾经有位嫁进莫尔非铁村的新媳妇这样调侃道:“莫尔非铁啊莫尔非铁,屋后群山绵绵,为何长草不见树;房前河水盈盈,为何只有石头没有树,春去秋来,吃不完的灰踏不完的泥,我将如何过一生?”
    新媳妇们的感叹不无道理,过去的莫尔非铁人每一天都在与灰和泥打交道,作搏斗。
脆弱的生态植被和穿村而过的泥土路是灰和泥的直接来源地,还有几乎为零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火上浇油。公路上的泥土经过汽车的碾压和人畜的践踏变成灰末,在强风的吹刮下之直往人的裤管钻,直往人的眼睛、鼻孔和嘴巴里钻,莫尔非铁村风大,在整个冬春季节,人们眼里常流着眼泪,嘴巴里常吐着泥沙,甚至坐在家里吃饭时,过不了一阵,汤里飘的也是一层灰。
    到了雨季,这里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灰和雨的结合变成了泥浆,莫尔非铁人出门便是踏泥而行,穿鞋踏泥那就鞋陷泥中毫无踪影,光脚踏泥又是其滑无比,出一次门不知要甩几个跟斗,弄得浑身全是泥巴,莫尔非铁缺水,无论身上有多少灰,有多少泥,莫尔非铁人都这样忍着,忍着,就忍出了泥巴村、泥巴人的“美名”。
    穿村而过的这段土路还是小兴场片区连接外面世界的必经之路,每到雨季,这里总是成为过往司机的噩梦,泥潭越滚越深,路面像抹了猪油般湿滑,车轮深陷泥潭动弹不得,前进也不是,后退也不是,此时人们就不由自主地骂起莫尔非铁村,连带也骂莫尔非铁人,边说边脱下他们珍爱的皮鞋,由鞋带拴上,一边一只保持平衡套在脖子上一步三滑向小兴场区进发,这时莫尔非铁人就像做了错事的小孩一样,委屈地默默忍受着一言不发。
    那个时候,人们从县城返回小兴场或者由小兴场到普格县城都要提到莫尔非铁,打听莫尔非铁这地方是否湿滑,有经验的中巴师傅会随时在自己的车子上装上几捆稻草,哪里打滑就丢一把稻草作铺垫,汽车顺利越过莫尔非铁时人们就会深深地松一口气,感谢着莫尔非铁村对他们的眷顾。这样,莫尔非铁的“美名”又得到了一次远扬。
    莫尔非铁村的贫穷也是出了名,这里产业单一,人多地少,严守着亘古不变的耕作方式,一亩水稻,几亩玉米,喂头过年猪,那就是一家人生活的全部,每当农闲时节,莫尔非铁人总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吹闲牛,或围坐在公路边,或席地坐在墙角边,女人们晒晒太阳,说说张家长李家短就是一天,男人们打打牌,赌几斤白酒或几包烟就是一天。当需要钱时,用口袋装二三十斤珍珠米到小兴场集市卖了换点油盐回来就算是过上了神仙日子,这种现象在莫尔非铁村是共性而不是个性。
    在莫尔非铁村,人们过着的是贫穷而自我满足的生活,因为身边的每一家都是这种生活方式,所以没有比较,也没有抗争,这恰恰也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最为致命的内伤,明明过着贫穷生活而浑然不觉,习惯了贫穷,习惯了和贫穷相生相伴,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缺乏努力站起来和贫穷作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魄,或许他们骨子里就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贫困。
    耳尔莫有则是个独居老人,三年前住在一个快要倒塌了的土坯房中,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室内卫生差,光线很暗,严格意义上来讲和畜圈也差不多。其实,耳尔莫有则的住房只是莫尔非铁村住房的一个缩影,这里绝大部分家庭的住房都是土坯房,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没有单独的卧室,院坝无硬化,出门就是一堆肥,这些都是高远山区彝族同胞民居的典型,莫尔非铁人这么多年来还是顽固地坚守着所谓的传统,这既是物质的贫穷更是观念的贫穷。
    莫尔非铁人观念的落后还体现在婚丧嫁娶上,因为这里所处的地域的特殊性,铺张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有时人们风趣地说,在这里,一个老人的去世就可以让你变成贫困户,甚至一辈子都当上贫困户。在这里,一个老人去世要杀少则十几条牛,多则几十条牛,凡是来奔丧的男人就发一瓶啤酒一包烟、女人就是一瓶饮料一包杂糖,这些在外界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莫尔非铁村成为了理所当然,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的现象不断滋生,财富积累意识和家园建设意识不浓,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莫尔非铁人贫穷的穷根,有时这些精神层面的贫困比物质贫困更难扶持。
    出行靠双脚、运输靠双肩、过惯苦日子、甘于现状这些都是莫尔非铁村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莫尔非铁村需要一场壮士断腕般的自我拯救,莫尔非铁人需要一场绝处逢生般的自我革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抓住机会,实现破茧化蝶的完美嬗变。

乘着电商的翅膀飞出大山的珍珠米  宾文才摄
2
    “一座座历经风雨沧桑的土坯房,一条条连接家家户户的泥巴路,一个个闲暇在家无所事事的村民,刚来时,我所见到的尽是破旧与落后。对于这个村庄它的未来在脱贫攻坚的滚滚洪流中何去何从,我毫无思绪,但我深知我不能打退堂鼓,只得迎难而上。从今往后,我与这个高原坪坝上的村庄结下了不解之缘,它赋予了我一个身份,我将负重前行,直到使命完成。”这是莫尔非铁村第一书记阿达色轨到任履职第一天的日记感言。
    2017年6月12日,阿达色轨根据组织安排从县政府办来到莫尔非铁村担任第一书记,放下繁杂的公文,奔向脱贫攻坚第一线,这个具有诗人气质的80后书记虽然深感肩上有担子,心中有压力,但在内心深处,他总感觉到有种希望在莫尔非铁的田野上生长,所以灿烂的笑容总是在他的脸上绽放。
    情况不清楚,心中就无底,工作就无思路。第一书记到任第一件事就是开始下村入户搞村情调研,逐户了解家庭劳动力、收入来源、安全住房等基本情况,阿达色轨一页一页地将农户所需所求所说一一记在本子上,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基本全覆盖走访了村内除举家外出务工部分外的210余户农户,记完了3个厚厚的笔记本,也基本摸清了全村的基本情况,根据走访情况建立问题台账,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制定各类问题解决措施。
    脱贫攻坚就是全力聚焦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对莫尔非铁村来说,搞好“两不愁,三保障”首先要解决的是安全住房问题,这就是牵牛要牵牛鼻子的问题,经过前期的扎实工作和深入调研,夹铁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将三峡集团援建集中点建设项目定在莫尔非铁村。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三峡集团的援建意味着莫尔非铁村的安全住房、水、电、路、路灯都将迎来根本性变化,三峡集团将在修房上对贫困建卡户按人头每人资助2万元,最高每户援助10万元,非贫困户每户资助5万元,这将极大减轻了群众修建安全住房的难度,安全住房将采取统规统建的方式进行,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居住条件差,交通不方便等突出问题,为群众的脱贫奔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机遇有时和挑战并存,集中点的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难啃的骨头,比如征地、拆迁、自筹款的收缴、工程质量的监督、工程进度的催促等。
    “深夜十一点莫尔非铁村的吵闹声震动了乡领导,领导们说莫尔非铁村的百姓都是用大脑在走路,用双脚在思考。”,这是乡上干部在闲谈时常提起的一个玩笑,直到今天阿达色轨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十一点,他在动员修建安全住房时与村民发生了争执甚至吵架,当时因没有村活动室,虽工作在村上,但吃住在乡上,很晚了还没有回去,乡党委书记由于牵挂打电话问怎么还没有回来,阿达色轨说还在动员老乡修房,因交不起自筹资金、征地等原因很多农户不愿意通过加入集中点的方式修建安全住房。
    阿达色轨趁此机会向乡党委书记报告是否可以趁热打铁,由乡党委主持召开村民大会,进行一次思想总动员,把各种优惠政策给群众讲深讲透,争取群众的积极支持,乡党委政府积极支持并于当晚十二点召开了村民大会,便有了以上的故事,大会以后,大部分群众消除了顾虑,纷纷加入了集中建房项目中来。
    “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阳光雨露,总有一件值得坚持下去的事,那就是莫尔非铁的脱贫攻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把这件大事进行到底,我不仅把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还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将来还有养成好风气,形成好风气。”阿达色轨爱记日记,在这个不眠之夜,他写下了这样自勉的话。
2018年3月,莫尔非铁村集中点建设正式启动,集中建设点的顺利启动让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同志们非常高兴,高兴之余又让他们紧张起来,怎样才能把工程质量监督好,让群众真正住上好房子,又要协调好各种矛盾,让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让群众搬迁入住,这些都是摆在桌面上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对于工程项目而言,我就像是一个初生牛犊,对项目地勘、设计、招标、质量等工作一概不知,我深知要修建出质量有保障的房子必须有人像房子的主人一样亲自察,亲自监,便成立了民房工程项目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村内所有民房建设项目质量,我自己白天在施工现场学习,晚上在书本上学习,到现在对马牙槎的设置标准、梁筋加密区的间距规范等基本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直到现在阿达色轨对当初监督建房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工程质量的监督,对村党支部书记阿达俄来来说是非常在行,这位38岁的莫尔非铁土生土长的汉子早年就是修房出家的,在担任党支部书记前就已经修过500多个房子,所以可称得上是行家里手,监督起安全住房建设就如鱼得水。
    当初在集中点建设挖房屋基脚砌基脚时,工程老板就出现了偷工减料的现象,他们只是简单地堆砌了石头,表面用一层水泥浆抹平就草草了事,中间没有用任何一点砂石水泥浆来灌浆,阿达俄来发现了问题就及时向施工方反映并要求全部整改,但是施工方百般狡辩,最后逼得与他们打赌,若挖出来有水泥砂石灌浆所有损失阿达俄来赔,若是没有,将所有已打好基脚的房屋挖了重做。
    挖出的结果都如大家所料,施工方红着脸挖掉了13套已经下好了基脚的房屋重做,从此方再也不敢在偷工减料上下文章了,阿达俄来总是在想,修安全住房质量是第一,这既是对三峡集团负责,也是对建房群众负责。
    阿达俄来还和施工方约法三章,集中点的修路建房各种材料的运输必须找莫尔非铁本村的货车,一来这些货车师傅可以对施工方在建筑材料上起到监督作用,保障建筑材料正规,二来可以增加群众收入,于是全村17架货车参与了集中点建设的全程,群众吉支沙子家光是砂石运费就挣了20万,一年就还了买车的贷款,施工方也非常高兴,莫尔非铁的货车司机的运费比其他地方还便宜一些,并且是随喊随到,能保证施工进度。
    2019年1月,经过努力,三峡集团援助2000万资金的莫尔非铁集中点正式竣工,截止目前,莫尔非铁村安全住房建设方面,覆盖的项目主要有:彝家新寨8户、D级危房改造13户,三峡援建119户、东西部扶贫协作佛山援建项目20户,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6户,三类重点人员13户,疑似漏评户15户,土地增减挂勾项目12户等8大类,累计覆盖206户、928人,其中,贫困户74户、341人。
    走进贫困建卡户有则色聪家,硬化后的庭院宽敞干净,专门开辟出的花台上种植着冬桃、梨子等果树,新抽出的嫩芽在微风中摇曳着,这和几年前的传统彝家庭院发生了根本变化,走进客厅,沙发、电视、茶几一一俱全,四间卧室里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主房为70个平方,附属房总共38个平方,有厨房、卫生间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人家介绍说三峡集团补足了他家10万元,自己只出了1万元,交谈中感恩之情总是洋溢在脸上。
    三年来,村内三峡援建、危房改造、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各类安全住房项目共完成建设195套,全村已全部实现安全住房有保障,再没有一个土坯房,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均已全部达标。
    同时,投资92万元村活动阵地也建成并投入使用,崭新的村活动阵地占地达面积2亩、建筑面积300㎡,具备村“两委”办公、党群服务、民事代办、农家书屋、医疗卫生、幼儿教育等功能。村设有1所幼教点,在校幼儿有80名,幼儿辅导员4名,设有村卫生室并配备1名村医生。崭新的标美柏油路县道贯穿莫尔非铁村,入户水泥路10.2公里。
    总是在有月亮的夜晚,第一书记阿达色轨和村党支部书记阿达俄来喜欢相约来到尼丽波杜山上,随便找块小平地躺下,静静感悟眼下这片美丽的村庄,回望它的过去遥想它的未来,此刻,美丽的新村完全沐浴在乳白色的月光中,如新生婴儿般美丽,色洛河也不忍打破村庄的宁静而无声地流淌着,月光尽情地倾洒在河岸的梯田上,稻花香里蛙声如雷,更加烘托出夜的宁静,此情此景应该是莫尔非铁村最美的景致,他俩总是异口同声地说,感谢习总书记的精准扶贫和顶层设计,感谢三峡集团的家国情怀,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感谢各级帮扶干部的艰苦付出,更加感谢莫尔非铁村全体群众的努力奋斗﹗

莫尔非铁村全貌   宾文才摄
3
    在莫尔非铁村,人们一提到村党支部书记阿达俄来时,没有人不竖起拇指对他大大点赞,这并非来自他这个村支书的权力有多大,而是因为他是这个村实实在在的致富带头人,是贫困群众的贴心人,他本人的成长就是一部非常励志的故事。
    几年前,阿达俄来瞧准了农村大量修房这个行情,为了学技术,他用劳务费抵学费,跟随别人修建房子,修了4栋房子以后,初步掌握了技术,但还没有独立的修房经验,第一次为本村邻居修房时,主人家担心修不好,而他为了试技术,双方约定免费修建,后来,房屋建成了,修出来的房子结实又好看,作为感谢,主人家支付了他600元的建房费,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由于为人诚实,做事实在,阿达俄来吸引了本村20余人组建成修建队伍,承揽建房修路的小工程,到现在他所修建的房屋已达500余套,凭着自己的诚实劳动这几年也挣到了钱,现在所带学徒能独立建房的就有15人,他个人有铲车2架、货车1架、挖掘机2架,2016年光荣的加入了苏施党支部,2017年,担任了计生专职副村长,2018年9月,乡党委政府考虑他工作得力,务实干事,又有较高的群众信誉,任命他为村党支部书记。
    阿达俄来上任以后,更加发奋工作,同年,引回优秀农民工2名,一名任监委会主任,分管环境卫生和四好创建,一名任村计生专职副村长,分管计生卫生和艾防。由此村内事务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精诚团结,出色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事务。村党支部还发展了2名优秀农民工为积极分子,吸纳不同层面的村民进入村党支部,莫尔非铁村也在2018年被评为“四好创建州四好村”,他也获得2018年“普格县优秀党员”的称号,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正在显现。
    截至2019年底,莫尔非铁村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8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共有3人,平均年龄39岁,均为初中以上学历。村委会班子成员共有5人,平均年龄41岁,初中中专学历3人,小学以上学历2人。村“两委”设支部书记1名,村委会副主任2名(其中,1名为乡干部挂任),村文书1名,村监委会主任1名,村民小组长2名,村妇联主任1名,村团委书记1名,村民兵连长1名,派驻第一书记1名。
    常言道,群众有没有信心,支书是关键。阿达俄来总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干部的担当,贫困户约则莫阿色修建安全住房没有启动资金,他二话不说便垫资2万元让工程顺利启动,群众没有技术修房,他就联系村建房队组织施工,群众没钱买砖买水泥,他就借钱给他们解燃眉之急,直到现在,他还为11户贫困户垫子12万元。
    “我是带着感情来当这个村支书的,所有的困难我都经历过,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众,我在内心深处非常高兴,我是把村里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把群众的困难当自己的困难来解决。”阿达俄来总是说。
    对于穷惯了的莫尔非铁村来说,如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思考最多的事情,贫困群众没有稳定的收入,脱贫摘帽没法如期完成。“只要钱包是扁的,住再好的房子都高兴不起来。”贫困建卡户阿子此聪道出了每个人的心声。
    每年年初阿达色轨和阿达俄来都要组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动员对村内每户的劳动力状况、收入来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通过摸底积极引导群众外出务工、申请公益性岗位、制定人均收入增收工作措施,并召开村民大会引导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2019年辖内459个劳动力中有287人外出务工,累计创收482万余元,新增纳入公益性岗位18人,这些措施极大解决了莫尔非铁村人均收入比较低的问题。
    通过充分调研,莫尔非铁村的产业发展思路也明晰起来,利用山上草场多的优势发展畜牧业,山腰及房前屋后发展经果业,河谷田地发展珍珠米。最后形成“山上牛羊成群,山间瓜果飘香,山下谷满粮仓”的盛景。
    目前莫尔非铁村已经种下了3千多株林果,建起了养鸡场并养了3千多只高山乌骨鸡,现在正在准备建设集中畜圈。
    为了拓宽增收渠道,莫尔非铁村大力发展支柱产业,2019年全村种植烟叶约60亩,实现经济收入30余万元,建档立卡户创收13万元,通过发展家庭养殖业,发展牛、羊、马、猪、鸡等养殖,加快推进附属基础设施建设,现种养殖业已初具规模,该村养牛10头以上大户有10户,养羊50只以上大户共13户,家庭农场3个,发展核桃产业80亩。
    “宁喝阿尼新米汤,不吃好谷大米饭”这是一句流传于广大彝区的名言,阿尼就是今天的莫尔非铁、瓦达洛、阿木村等地方,自古以来这里的稻米盛名远播大凉山,这一带由于因光照强、温差大等因素,加上至今保留无化肥无农药的绿色生态农作方式,种出的大米饱满圆润、香甜可口,颗粒饱满,人们亲切地称为“小兴场珍珠米”。
    莫尔非铁村是珍珠米的主产区,但是过去由于交通落后地理偏远等等因素,销量和价格一直提不上去,有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如何让深藏大山的佳肴飞出大山,落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为群众增收这是所有驻村工作队员思考的问题。
    2018年7月,莫尔非铁村成立了“普格县莫尔非铁彝家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74户建卡户均纳入社员。第一书记阿达色轨主动担任“小兴场珍珠米”的形象代言人,从此走上推销珍珠米的漫漫征程,先是东奔西走,联系县上部分机关食堂,驻村队员上门收购大米,合作社卖出了第一批大米,首尝助农增收的甜头。
    后来,在电商专员陈果的指导协调和各驻村队员的努力下,小兴场珍珠米制作了产品包装,与物流签订了合作协议,开通了电商平台,从此销路发生了质的变化。2019年通过合作社线上线下共计卖出珍珠米3万斤,为群众增收8.1万元。2020年,截止目前通过电商平台卖出大米1万多斤,同时目前正在与泸州供销社等部门商谈大米购买计划,预计数量达4万斤左右。
    初夏的阳光清新而炽烈,此刻是莫尔非铁村梯田最美的时刻,层层梯田在逆光的照射下如一面面镜子,稻农们正在抓紧有利时间插秧,一棵棵秧苗都承载着群众的增收梦想。 此刻,阿达色轨正穿着雨靴,拿着手机站在稻田里忙碌,他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将传统的水稻种植全过程向外界推送,目的在于让山外的城里人看到大兴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最原汁原味的生产方式,为秋收销售打下基础。
    下一步,莫尔非铁村准备抓好稻农水稻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稻农掌握水稻科学育秧技术、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稻谷的收获贮藏及营销、防灾减灾技术。培养“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等带动珍珠米发展,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稻谷产量还准备举办“珍珠米丰收节”来吸引州内外游客参观采购。动工修建莫尔非铁村稻米加工包装厂,将珍珠米大批量的通过电商平台销往省内外,真正将珍珠米这根支柱产业做强做实,成为群众增收的利器。

盛产珍珠米的梯田  宾文才摄
4
    这几年来,莫尔非铁人见面时最爱相互问候的一句话是大家身上的灰没有了,脸也慢慢变白了,是的,自从集中点建成以后,各种户道组道也相继完工,县道柏油路硬化也完成,在莫尔非铁,像以前一样吃灰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了。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名言在莫尔非铁村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穿村而过的柏油路、连村路、入户路的建成,改变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出行方式,改变了他们出行难、行路难、运输难的状况,交通的发展也加速了特农产品走出大山的步伐,从大的方向来说,路就是方向,路就是希望,路改变的不管是出行条件,路改变的将是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在莫尔非铁,人们现在最爱开的玩笑是想吃泥沾灰就只能是到自家的水田里打滚了,是的,现在这里的人没有了泥也没有了灰,但莫尔非铁离绿水青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了莫尔非铁村,人们才会深深感觉到树的珍贵,外面的人总是调侃道,莫尔非铁有几棵树都能数得出来。老人们常常回忆着过去,说以前在河边上、山上都是大树,经常有野猪等出没,但为了生火煮饭,人们只知道砍伐,不知道种树,不出几十年树在莫尔非铁几乎要没有了,从那时起,人们才开始感觉到从根本上改变脆弱的生态才是莫尔非铁村的出路。
    2017年底,投入600万元的莫尔非铁村石漠化生态改善项目开始实施,面积达3000亩,涵盖了整个莫尔非铁村,整个工程由川林五处来实施,通过对土壤的充分分析,专门选择能够适应这里生长的树种来种植,目前这里种满了冲天柏、清香木、合欢树、刺槐树、马桑等多种树种。
    莫尔非铁缺水,为了提过树种的成活率,川林五处的技术人员发挥战天斗地的战斗精神,专门修建了五个大型水池,水池与水池之间管网相连,保障每科新种的树都能喝上救命的水,同时,在种树的地方专门设置围栏设定禁牧区,以保障每一棵辛苦种下的树都能成活成材。
    小兴场林业站站长日海日哈介绍说,现在很多树种长势都不错,特别是冲天柏有些都有两米多高了,只是这段时间草特别深所以不是很明显而已。我们可以乐观地估计,不出十年,当这些树苗都长成大树时,尼丽波杜山将会重披绿装,会更加妩媚动人,老人们的回忆将会变成现实。
    莫尔非铁村缺水,到了枯水季节连基本的饮用水都困难,不用说洗澡洗脸了,在莫尔非铁,一水多用真正得到实践,洗脸水用来洗脚,洗脚水用来浇树,滚滚的色洛河由于落差没有办法用,人们只能望河兴叹,寻找水源,增加水量,让群众喝上干净的山泉水成为当务之急。
    “五个一”联系领导、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秦科主动请缨,在春节没有过完就推掉家中急事赶回莫尔非铁村,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吉木日哈刚料理完父亲的丧事第二天也赶到这里,和“村两委”一起加入寻找水源的队伍,队伍爬山涉水,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自带的矿泉水,棘刺划破了衣服,强烈的紫外线烫伤了面部,胶鞋磨得脚底起泡,他们都克服了下来,每一趟都来回步行20来公路,五进木且勒黑山,功夫不负心人,终于在那里找到一股山泉,经过多方协调引到莫尔非铁村,同时,另外一组找水队伍也在离莫尔非铁村11公里外的祝联洛木山上找到了一股水源,这样两股水叠加,莫尔非铁村的用水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走进莫尔非铁村刚正生态养殖园,贫困户阿力日合和哈马么撒力正在忙碌着,2019年4月,在亲戚的大力帮助下,他家利用依山傍水、交通方便的有利条件,办起来农家乐,养殖园现在养有15条黄牛,前面已经出售了11条,除去成本赚了4.5万元,还专门从泸州引进了300多只泸州乌骨鸡已经销售一空,第二批300多只已经卖了100多只,由于不喂任何饲料纯天然放养,所以鸡肉品质很好,生意非常火爆,2019年8月,妻子哈马么撒力还获得了凉山州“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计划先进个人”称号。
    哈马么撒力的先进事迹在莫尔村引起了不少的轰动,人们羡慕的不光是她家勤劳致富的奋斗精神,更多的是来自观念的改变,这里原来以打工为耻、以经商为耻的观念还根深蒂固,他们觉得女人不应该抛头露面,宁愿固守着贫穷也不愿自我创业、自我解救。忽如一夜春风来,这样的观念已经解冻,现在,在莫尔非铁村,每天起来看到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事情,几乎见不到闲人和懒汉的身影了。
    “各家各户请注意了,大家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搞好卫生哈,包括室内卫生和室外卫生,我们要注意检查,还要评比。”每天早上7点30分,莫尔非铁村的村村响准时用彝汉双语播放通知,由村四治专员牵头进行环境卫生评比工作,被子叠不叠,东西乱不乱,庭院干净不干净都将会影响考评分数,按考评累计积分可以到扶贫超市兑换礼品。
    今年6月,莫尔非铁村“萨啦”超市隆重开业,“萨啦”超市名字中的“萨啦”是彝语词汇,意思就是以后的日子会“美起来,富起来,乐起来”。
    办超市的初衷第一是便民,群众要买货物需要等到逢8号赶场天到小兴场集市上买,受时间的限制,也受空间的限制,因为莫尔非铁村离小兴场集市有4余里路,搭乘客运车需要5元,一个来回就是10元。超市办起来,货物一应俱全,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在“萨啦超市”买到称心如意的物品。
    第二个是物美价廉,超市中的货物直接从西昌进货,少了中间批商发环节,所以价钱比其他商店要少得多,比如,同样的品牌品质一桶方便面在“萨啦”超市只卖4元,而其他商店则需要5元,一袋盐在超市里是5角,而其他地方是1元。
    第三是集体经济增收,“萨啦”超市卖的东西比其他地方的便宜,但还有一些小利润,可以为超市的运转补充货物和增加集体收入,可以在月底给村民分红。
    第四是“发放积分券”鼓励百姓用自己挣下的“券”兑换超市的东西,一分抵扣一元,券币相当。超市管理组将每个月的收益公示出来,并从中抽出利润的50%用于奖励在四好创建,禁毒防艾,控辍保学,计划生育等方面有所改善的农户,促进“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同时,为村集体提供劳务,也可以折合积分券,每小时10分,一天100分。
 
    2020年以来,莫尔非铁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州县部署,组织村组干部、村内公益性岗位等人员通过分段包干的方式每天早上准时清扫公共区域,拟定考核机制,常态化开展“四好”创建,村组干部身先示范打扫卫生、整理被盖,督促“五洗”落实,引导农户养成了爱整洁、讲卫生的习惯。并积极利用农民夜校、坝坝会、党建月会等平台对“封建迷信”“厚养薄葬”“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的危害进行广泛宣传,加强感恩教育,破除村民等靠要思想,努力培育新风正气。
    观念的改变带来的是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目前,全村共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274人,入学269人,有5人下沉幼儿园就读,入学率98.17%,其中,小学教育255人,初中教育44人。
    从今年2月份以来,全力消除视觉贫困现象,积极与村两委配合拆除公路两岸100余处乱搭乱建及破旧土坯房24处,先后清理4公里公路沿线白色垃圾和3公里河道垃圾,累计清理各类垃圾20余吨,极大的改善了村容村貌。
    彻底摆脱贫困,这是大山的呼唤,更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梦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安全住房建设、环境风貌整治、移风易俗等一把把钥匙打开了莫尔非铁村一道道贫困的枷锁。
    莫尔非铁村的集体经济也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新生路程,自2016年来,莫尔非铁村共收到上级财政产业扶持基金共105万元,其中2016年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周转金40万元,2018年贫困村农业产业扶持金30万元,2019年产业扶持基金35万元。2016年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周转金40万元,通过借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小家禽、生猪养殖、农机、购买村集体羊、修建养殖场等方式用于全村种养殖业发展,现盈利9000元;2018年30万元为发展莫尔非铁村中草药种植基地流转11亩土地做续断种植;2019年35万元上级产业发展基金投入三阳畜牧养殖公司代养绵羊,每年收益2.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盈利所得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并保障辖区群众每人至少分得3元及以上。
    莫尔非铁村的脱贫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莫尔非铁村的美丽变化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站在尼丽波杜山上远眺,莫尔非铁村的梯田尽收眼底,返青的秧苗正在积蓄着一切力量茁壮成长,到了秋天,金黄的稻浪将在梯田里荡漾,丰收的喜悦将在每个人的脸上绽放,那时,投资100多万的莫尔非铁大米深加工基地也将建成,金黄的稻谷会蝶变成雪白的珍珠米,又一次将莫尔非铁的美名远播,那一刻我们都坚信:“洁美,文明,和谐,康乐”的莫尔非铁村已经成为色洛河边上的明珠村寨,生生世世讲述着一曲不老的抗争史,一首动人的奋斗史!(作者:宾文才 普格县县文联主席)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